常年期 第十七週 星期一

常年期 第十七週(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7月29日 聖瑪爾大紀念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這百姓犯了重罪,為自己製造了金神像

讀經一:出三二15-24、30-34

15  梅瑟轉身下山,手中拿著兩塊約版,版兩面都寫著字,前面後面都有字。
16  版是天主做的,字是天主寫的,刻在版上。
17  若蘇厄一聽見百姓喧嘩的聲音,就對梅瑟說:「營裡有戰爭的聲音。」
18  梅瑟回答說:「這不是戰勝的歌聲,也不是戰敗的吵聲,我聽見的是應和的歌聲。」
19  當梅瑟走近營幕的時候,見了那牛犢,看見人歌舞,遂大發憤怒,把兩塊石版由手中拋出,摔碎在山下。
20  隨後拿過他們所造的牛犢,投在火中焚燒,搗成細末,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子民喝。
21  梅瑟對亞郎說:「這百姓對你作了什麼,你竟使他們陷於重罪?」
22  亞郎回答說:「我主,請不要生氣!你知道這百姓傾向於惡。
23  他們對我說:請給我們製一神像,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那領我們出埃及國的梅瑟,不知道遭遇了什麼事。
24  我給他們說:誰有金子,就摘下來!他們遂給我送來。我把金子投在火中,這牛犢便出來了。」 …

30  到了次日,梅瑟向百姓說:「你們犯了重罪,現在我要上到上主台前,也許我能為你們贖罪。」
31  梅瑟回到上主那裡說:「唉!這百姓犯了重罪,為自己製造了金神像。
32  現在只求你赦免他們的罪,不然,就把我從你所記錄的冊子上抹去罷!」
33  上主回答梅瑟說:「誰犯罪得罪我,我就把誰從我的冊子上抹去。
34  現在你去領我的百姓到我吩咐你的地方去。看,我的使者在你前面引路。在我懲罰之日,我必懲罰他們的罪。」

New Icon釋義

以色列人只相信一個天主,這樣的信仰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他們在信仰上墮落的歷史,從曠野流徙時代就已經開始,直到聖殿毀滅之前,歷代先知都不斷地指責控訴他們背離天主的罪。「金牛犢」顯示信仰上嚴重的墮落:民眾不再相信雅威,企圖只倚靠自己的力量。這些行動破壞了盟約,因此梅瑟動怒而摔斷盟約的石板。

梅瑟顯示出自己是先知。雖然他以嚴厲的行動指責群眾信仰墮落的行為,然而,接著也立刻為「犯了重罪」的民眾祈求天主。他為這個民族擔負責任,並感到自己與他們休戚相關,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以替民眾贖罪。


芥菜子成了樹,甚至天空的飛鳥在它的枝上棲息

福音:瑪十三31-35    線上播放

耶穌給他們另設一個比喻說:「天國好像一粒芥子,人把它撒在自己的田裏。它固然是各樣種子裏最小的,但當它長起來,卻比各種蔬菜都大,竟成了樹,甚至天上 的飛鳥飛來,在它的枝上棲息。」他又給他們講了一個比喻:「天國好像酵母,女人取來藏在三斗麵裏,直到全部發了酵。」耶穌用比喻給群眾講解了這一切,不用 比喻就不給他們講什麼;這樣應驗了先知所說的話:「我要開口說比喻,要說出由創世以來的隱密事。」

釋義

今天的福音為瑪竇福音中七個「天國」比喻中的「芥子的比喻」、「酵母的比喻」。耶穌以巴勒斯坦農人熟悉的「黑芥菜」做天國的比喻,芥菜非常小,但奇妙的 是,在水量充足肥沃的河岸、湖旁生長迅速,有時竟可長高到十英尺,當芥子成熟時,一群群的麻雀與黃金雀飛來啄食芥子,夜間就在上面棲息。這比喻說明耶穌所 建立的天國 — 初期的教會(門徒們) ─ 在世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一群,以後卻要很快地發揚光大,由地方性的猶太組織,發展成為世界萬民皈依的運動,如同茂盛的大樹可提供世人遮蔽陰涼。

巴勒斯坦最主要的食物是「餅」,必須先將麵發酵,再烘烤而成。「三斗麵粉」大約有八加侖,然而麵團發酵的威力就在於一點點的「酵母」。酵母的力量就有如天國潛移默化之力,天國所到之處,必然會克服敵對的環境,使它整個地徹底改變。

反省

面對宣揚福音的困境,今天的比喻給我什麼啟示?

天國在我內的發展有多大?可供自己與他人休憩嗎?

我是有力的酵母嗎?我使周遭的環境產生什麼變化?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