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3日 聖方濟撒威(傳教區主保)

將臨期 第一週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12月03日 聖方濟撒威(傳教區主保)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12月8日聖母始胎無染原罪   讀經一   讀經二   福音


將臨期 第一週 星期一

滌淨的耶路撒冷

讀經一:依四2-6

那一日,由上主所發出的苗芽,必成為以色列遺民的光輝與榮耀;地上的果實必成為他們的誇耀與光彩。凡留在熙雍的,遺在耶路撒冷的,即凡錄在耶路撒冷的生命 冊上的,都必將稱為聖者。當吾主以懲治的神和毀滅的神,洗淨熙雍女子的污穢,滌除耶路撒冷中間的血漬時,上主將顯現在熙雍山整個地盤與其集會之上:白日藉 著雲烟,黑夜藉光亮的火焰;因為在一切之上,有上主的榮耀,有如天蓋和帳棚,白日作蔭影以免炎暑,又可作庇護,以避狂風暴雨。  

釋義

新約引用依撒意亞書,超過所有先知書的總合。以色列的先知文學,無論是宗教信仰的深度或藝術上的表達,都在此書達到高峰。依撒意亞先知書的書名是以主前第八世紀末葉,住在耶路撒冷的一位偉大先知的名字命名。主前 745年亞述國新王的登基,掀起了近東的局勢,新王東征西討建立一個新的亞述帝國,不單是鄰近的小國,從此幼發拉底河以西的國家都要向亞述國進貢,全書的第一部分:一~三九章即是在南國猶大面臨強敵亞述威脅時寫成的。

 猶大國外在處於詭譎動盪的局勢,其內在,社會情形和宗教方面,違反天主的誡命,行天主看為惡的事,依撒意亞即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被天主選召成為先知,勸諭百姓悔改,否則天主的審判就要來臨。

 本書第一章是序言,宣告天主要對猶大和耶路撒冷施行審判,二~十二章的內容則是與此有關的審判預言。在先知發出上主的日子——審判的神諭(二~四章)之 後,便出現了關於新熙雍的預言,即本日讀經的內容。這個預言表達出天主審判的真正原因不是為了拔除悖逆、邪惡的人,不是為了滅絕猶大,而是為了滌淨耶路撒 冷——祂的子民,使他們從罪惡中得到拯救,如此天主將繼續與他們同在。正如當年以色列民在曠野時,天主以雲柱、火柱作為同在的記號,同樣,熙雍也將展現天 主的榮耀。

 反省

 

教會在將臨期安排依撒意亞先知書的選讀,提醒我們是否準備好自己,迎接天主的救援(恩寵)。我是否意識到自己在哪方面不願意讓天主聖化改變?

天國開放給一切相信耶穌的人

福音:瑪八5-11  線上播放

 

那時候,耶穌進了葛法翁,有一位百夫長來到他跟前,求他說:「主!我的僕人癱瘓了,躺在家裏;疼痛得很厲害。」耶穌對他說:「我去治好他。」百夫長答說: 「主!我不堪當你到舍下來,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因為我雖是屬人權下的人,但是我也有士兵屬我權下;我對這個說:你去,他就去;對另一個 說:你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作這個,他就作。」耶穌聽了,非常詑異,就對跟隨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 信心。我給你們說: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同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國裏一起坐席。」

釋義

 

同樣的故事也記載在路加福音七1-10,百夫長不是猶太人,而是駐守在猶太地區的羅馬軍隊的一位軍官。由於瑪竇福音的對象以猶太人為主,所以強調是這位百 夫長親自到耶穌跟前,並且向耶穌描述他的僕人「癱瘓了,躺在家裏;疼痛得很厲害。」而耶穌聽了百夫長的話,立即給予回應,並沒有考慮對方的身分,以及和猶 太人之間的關係。

百夫長回答耶穌的話基本上是一種信仰宣告,耶穌因此誇讚這位百夫長的信心,並藉機教導:天國的成員並不是以種族來決定,而是憑藉著信心;同時也表明了天國是開放給一切人的,不分本地人或外來人。

反省

 

我何時經驗過耶穌基督的慈愛,對祂的愛是否有信心?

我在日常生活、待人處事方面,是否有双重標準,而忘了天主的大愛?

祈禱


12月03日 聖方濟撒威(傳教區主保)

 

聖人簡介

方濟撒威(Francisco Javier)1506年生於Javier城堡,1525年到巴黎讀書,1533年在這個地方加入聖依納爵(St. Ignatius of Loyola),1537年在威尼斯晉鐸,並在羅馬協助寫下最初的耶穌會會規。

1542年他以傳教士和宗座代表的身份抵達東印度的葡萄牙屬地Goa,以宗徒的熱忱在葡萄牙人及當地人之間工作服務,嘗試教導基督信仰的正義與人權觀念, 大約總共給30000人付洗。1549年他率領兩位耶穌會士以及三位日本籍信友前往日本傳播福音,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基督徒團體。1552年回到Goa。 在嘗試將福音傳到中國的過程中,於1552年在中國廣東上川島去世。

方濟撒威是最偉大的基督信仰傳教士之一,當代福傳工作的先驅。他盡力使自己接近民眾,和他工作地區的人民度一樣的生活,以最大的貧窮精神生活於窮人之中, 吸引當地人加入福傳工作,並在自己的家鄉喚起對於福傳工作的興趣。成千上萬的人的確效法他的榜樣,跟隨其後從事向外方人傳揚福音的工作。


福音:谷十六15-20

然後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傳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信的人必有這些奇蹟隨著他們:因我的名驅逐魔鬼,說新語言,手拿毒蛇,甚或喝了什麼致死的毒物,也決不受害;按手在病人身上,可使人痊癒。」

主耶穌給他們說了這些話以後,就被接升天,坐在天主的右邊。他們出去,到處宣講,主與他們合作,並以奇跡相隨,證實所傳的道理。

釋義

今天的福音是馬爾谷福音的結束語。原本馬爾谷福音結束於第十六章第8節,第9節以後有關復活的敘述,是後人綜合其他三部福音相關報導而加入的。

福音的故事並沒有因著耶穌的復活和升天而結束;事實上正相反,現在整個視野更為擴展。門徒們必須把這個好消息帶給「普天下」,向「一切受造物」宣告:耶穌就是基督,祂經由自己的死亡和復活重新給予這個世界希望。

耶穌的派遣首先給予宗徒們,但並不僅限於這些人。耶穌自己也召叫了掃祿─保祿,宗徒們也承認了保祿的聖召;數個世紀以來,耶穌不斷地召叫更多的男人、女人,託付給他們傳揚福音的使命。今天的聖人方濟撒威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之一。

反省

我是否熱心參與福傳工作?

建議:自行寫下一個「兩分鐘的見證」,在今天和一個人分享自己的信仰。

祈禱


 

文件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