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五週 星期六

雙數年 常年期 第五週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雅洛貝罕製造了兩隻牛犢

讀經一:列上十二26-32、十三33-34

那時候,雅洛貝罕心中思量:「這王國遲早要歸於達味王室;如果這人民上耶路撒冷,在上主殿內獻祭,他們的心難免不歸向他們的主上猶大王勒哈貝罕,把我打死,再歸屬於猶大王勒哈貝罕。」因此,雅洛貝罕王拿定了主意,製造了兩隻金牛犢,對人民說:「你們不需要再上耶路撒冷去了;以色列!看,這就是領你們由埃及地上來的天主!」他將一隻供在貝特耳,一隻供在丹。這使以色列陷於罪惡,因為民眾竟遠至丹去敬拜另一隻。雅洛貝罕又在高丘建立了神殿,將不屬於肋未子孫的平民立為司祭;規定八月十五日舉行慶節,像在猶大所舉行的慶節一樣,親自上壇獻祭。他也如此在貝特耳向他所製造的牛犢獻了祭,並在貝特耳為他建造的高丘神壇,委派了司祭。

這事以後,雅洛貝罕始終沒有離開他作惡的道路,仍繼續從平民中選派高丘的司祭;凡是願意的,他就祝聖他們當高丘的司祭。雅洛貝罕家因此陷於罪惡,招致喪亡,由地上消滅。

釋義

雅洛貝罕身為北以色列的國王,為避免人民到南猶大王國耶京行宗教崇拜,影響民心歸向南國,雅洛貝罕作了宗教改革,為鞏固人民對他的向心力,卻因此行了天主視為惡的罪行:第一,他在北以色列境內貝特耳、丹設立金牛犢像代表無形無像的上主,參雜了異教,成為混合宗教,讓人民就近朝拜,陷人民於罪惡。第二,在禮儀上的改變,將帳棚節延後一個月、自行委派非肋未人的司祭、並親自擔任司祭角色獻祭。

雅洛貝罕因執迷不悟,持續地犯罪,為自己建立了走向喪亡的道路,最後終於使以色列王國遭致消滅。


福音:谷八1-10 線上廣播

當那些日子,又有一大群人,沒有什麼吃的了。耶穌叫過門徒來,給他們說:「我很憐憫這批群眾,因為他們同我在一起已經三天,也沒有什麼可吃的了。我若遣散他們空著肚子各自回家,他們必要在路上暈倒;況且他們中還有些是從遠處來的。」門徒回答說:「在這荒野裏,人從那裏能得餅,使這些人吃飽呢?」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他們說:「七個。」耶穌就吩咐群眾坐在地上,拿起那七個餅來,祝謝了,擘開,遞給他的門徒,叫他們分開;他們就給群眾分開。又有幾條小魚,耶穌祝福後,也吩咐把這些小魚分開。人都吃飽了,把剩下來的碎塊收集了七籃子。人數約有四千;然後耶穌遣散了他們,即刻同門徒上船,來到了達瑪奴達境內。

釋義

「增餅奇蹟」是聖經中默西亞宴會的標記,也是聖經中重要的主題之一,同時也是耶穌建立聖體聖事和彌撒的預像。這是馬爾谷福音中「第二次」增餅奇蹟,此外只有瑪竇也記載這個故事(瑪十五32-39),不同於第一次增餅在四福音中都有記載。兩次增餅奇蹟的敘述有許多相似處:門徒們都承認自己無法解決眼前的問題;耶穌以同樣的動作祝福、擘開、分送餅和魚,給坐在地上的群眾吃;也以同樣的方式說明人數及剩餘的數量。

今日福音值得注意的是:耶穌以憐憫的心,「主動地」提出對群眾的關懷,而非等門徒們來請求;門徒們雖仍是無能為力,但他們已由過去的經驗明白,耶穌必定不會令他們陷於困難中而不顧,門徒們的依恃之心,已比剛開始跟隨耶穌時略有進步。

耶穌使群眾都吃飽後,就遣散群眾,並隨即前往另一地。因為耶穌在面對實際的需要時,固然會適時給予實質幫助,但是,祂主要的使命並非單純地使以色列人民肚腹滿足而已;而更是以天主聖言滋養所有的人 ─ 以色列人和外邦人。

反省

我是否以行動真實地主動關懷他人的需要?或是視若無睹不予理會?

如何能獲得耶穌賞賜的生命之糧?而我又如何將領受的與人分享?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