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二十二週 星期一
讀經一:得前四13-18
弟兄們,關於亡者,我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以免你們憂傷,像其他沒有望德的人一樣。因為我們若是信耶穌死了,也復活了,同樣也必信天主要領那些死於耶穌內的人同他一起來。我們照主的話告訴你們這件事:我們這些活著存留到主來臨時的人,決不會在已死的人以前。因為在發命時,在總領天使吶喊和天主的號聲響時,主要親自由天降來,那些死於基督內的人先要復活,然後我們這些活著還存留的人,同時與他們一起要被提到雲彩上,到空中迎接主:這樣,我們就時常同主在一起。為此,你們要常用這些話彼此安慰。
釋義(吳素賢)
保祿對得撒洛尼教會談及信主的人之逝世,絕不同於不信者。因為信友完全分享主耶穌基督的死亡與復活,身為教會奧體的首領主基督復活且升天,他們也要復活,因此當耶穌再來時,天主也要帶著他們前來。
主耶穌基督二次來臨時,當總領天使的吶喊、號角聲響起時,祂要在人們能聽見、看見的極大光榮中由三重天降下。凡相信主基督的人,先是亡者復活,然後是相信祂且仍存活的人,都要一起被提升到雲彩上迎接主基督。這樣,所有的信友都要永遠享受與主結合之喜樂。信友要以此遠景彼此鼓勵。
福音:路四16-30 線上播放
16 他來到了納匝肋,自己曾受教養的地方;按他的習慣,就在安息日那天進了會堂,並站起來要誦讀。
17 有人把《依撒意亞先知書》遞給他;他遂展開書卷,找到了一處,上邊寫說:
18 「上主的神臨於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
19 宣布上主恩慈之年。」
20 他把書卷捲起來,交給侍役,就坐下了。會堂內眾人的眼睛都注視著他。
21 他便開始對他們說:「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
22 眾人都稱讚他,驚奇他口中所說的動聽的話;並且說:「這不是若瑟的兒子嗎?」
23 他回答他們說:「你們必定要對我說這句俗語:醫生,醫治你自己罷!我們聽說你在葛法翁所行的一切,也在你的家鄉這裡行罷!」
24 他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
25 我據實告訴你們:在厄里亞時代,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起了大饑荒,在以色列原有許多寡婦,
26 厄里亞並沒有被派到她們中一個那裡去,而只到了漆冬匝爾法特的一個寡婦那裡。
27 在厄里叟先知時代,在以色列有許多癩病人,他們中沒有一個得潔淨的,只有敘利亞的納阿曼。」
28 在會堂中聽見這話的人,都忿怒填胸,
29 起來把他趕出城外,領他到了山崖上 ── 他們的城是建在山上的 ── 要把他推下去。
30 他卻由他們中間過去走了。
釋義
從今天開始直到禮儀年的結束,教會安排我們在感恩禮儀中順序聆聽《路加福音》。整體而言,前三部福音書大致上提供了相同的材料,但在許多細節上卻彼此不同。正是這些對傳統材料不同的編輯工作,顯示出每個福音作者各自的特色與其所關注的重點。
路加在自己所寫的「序言」(一1-4)中,顯示出自己是一位歷史學家,願意把「所發生的事蹟 … 按這次序寫出來」,使讀者認清「給你講授的道理正確無誤」。路加的關心,不論是在空間上、時間上、而且在神學上都極為寬廣深遠。他將耶穌的族譜向上回溯,甚至越過亞當而一直達到天主(三38);他顯示出對於外邦世界以及教會未來都有極大的關懷。福音作者中,只有他在自己的福音作品之後,繼續寫了「下集」── 《宗徒大事錄》。
從路四14直到九50,路加報導耶穌在加里肋亞的公開生活。在納匝肋會堂中所發生的衝突事件,已經使人可以想像耶穌和祂的福音的道路。這裡清楚的顯示,耶穌的訊息將特別對兩種人將成為「好消息(福音)」:貧窮的人(18)和外邦人(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