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二十週 星期四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我要賜給你們一顆新的心,在你們五內放上新的精神
讀經一:則三六23-28
23 【上主說:】我要使我的大名顯聖,即在異民中被褻瀆,即你們在他們中所褻瀆的聖名;當我在你們身上,在他們眼前顯為聖的時候,異民就要承認我是上主 ── 吾主上主的斷語。
24 我要把你們從異民中領出,從各地聚集你們,領你們回到你們的地域。
25 那時,我要在你們身上灑清水,潔淨你們,淨化你們脫離各種不潔和各種偶像。
26 我還要賜給你們一顆新心,在你們五內放上一種新的精神,從你們的肉身內取去鐵石的心,給你們換上一顆血肉的心。
27 我要將我的神賜於你們五內,使你們遵行我的規律,恪守我的誡命,且一一實行。
28 如此,你們要居住在我賜給你們祖先的地方;你們要作我的百姓,我作你們的天主。
釋義
這段經文的主題是「新盟約」,其實在則三四關於「牧人」的講話中,已經提到這個主題:天主將和祂的子民訂立新盟約。這個民族在過去,幾乎做過所有讓天主在其他民族前遭受恥辱的事。導致最後甚至天主也容許祂的聖殿被摧毀。
現在祂為什麼再次重新轉向祂的人民?答案在第22節:「以色列家族,我作這事並不是為了你們,而是為了我的聖名 …」藉著作出人們以為不可能的事,天主顯示出自己是「聖」的。天主重新創造這個民族,從內在重新創造他,好能夠重新愛他。這個民族的心必須成為新的心,從「鐵石的心」轉變成活生生的「血肉的心」。為了真正實現「你們要作我的百姓,我作你們的天主」,必須經過新的創造。人們將因此而「承認我是上主」(38)。
福音:瑪二二1-14 線上播放
1 耶穌又開口用比喻對他們說:
2 「天國好比一個國王,為自己的兒子辦婚宴。
3 他打發僕人去召被請的人來赴婚宴,他們卻不願意來。
4 又派其他的僕人去,說:你們對被請的人說:看,我已經預備好了我的盛宴,我的公牛和肥畜都宰殺了,一切都齊備了,你們來赴婚宴罷!
5 他們卻不理:有的往自己的田裡去了,有的作自己的生意去了;
6 其餘的竟拿住他的僕人,淩辱後殺死了。
7 國王於是動了怒,派自己的軍隊消滅了那些殺人的兇手,焚毀了他們的城市。
8 然後對僕人說:婚宴已經齊備了,但是被請的人都不配。
9 如今你們到各路口去,凡是你們所遇到的,都請來赴婚宴。
10 那些僕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到的,無論壞人好人,都召集了來,婚宴上就滿了坐席的人。
11 國王進來巡視坐席的客人,看見在那裡有一個沒有穿婚宴禮服的人,
12 便對他說:朋友,你怎麼到這裡來,不穿婚宴禮服?那人默然無語。
13 國王遂對僕役說:你們捆起他的腳和手來,把他丟在外面的黑暗中:在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
14 因為被召的人多,被選的人少。」
釋義
四部福音中,瑪竇以最強的筆法表達了對審判的期待,勸勉人執行天主的旨意。擁有屬於教會的身份並不意味著面對審判時可以得到保險。這個「王室婚宴」的比喻有兩個重點:1.)在第一部份(1-10)的結尾中,首批客人的拒絕後,重新邀請新的客人;2.)在第二部份(11-14)是那個因未穿禮服而被逐出的客人。
這個比喻和「葡萄園工人」比喻中(二一33-44)有相當的平行之處。這個比喻中的國王就是「葡萄園工人」比喻中家主;兩個比喻中的兒子表達相同的兒子。家主要求工人按時繳納出產,國王也邀請人前來參加節慶的宴會。沒有按時繳納出產的工人和未穿著禮服前來參加婚宴的客人,最後都遭到嚴厲的審判,同樣象徵著耶路撒冷城遭到毀滅(二二7)。葡萄園後來被家主轉租給其他忠實的園戶,同樣地,國王將派人由世界各民族中邀請其他的人前來參加婚宴。這些被邀請的人中,將會有多少「被召叫」,就決定在他們是否穿著慶節禮服(二11-12),就如同「葡萄園工人」是否按時繳交出產一樣(二一43)。二者都是表達他們是否執行了天主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