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十八週 星期一

常年期 第十八週(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8月10日 聖老楞佐執事殉道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8月11日 聖佳蘭慶日 讀經一 讀經二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百姓的怨言

讀經一:戶十一4-15

4  以色列子民哭泣說:「誰給我們肉吃?
5  我們記得:在埃及我們可隨便吃魚,還有胡瓜、西瓜、韮菜、蔥和蒜。
6  現在我們的心靈憔悴,我們眼見的除『瑪納』外,什麼也沒有。」
7  「瑪納」形似胡荽種子,色彩有如珍珠。
8  人民四散收歛,用磨研細,或在臼內搗碎,在鍋內煮了做成餅,它的滋味有如油餅的滋味。
9  夜間露水降在營上時,也降下「瑪納」。
10  梅瑟聽見百姓家家戶戶,各在帳棚門口悲哭。上主大發忿怒,梅瑟見了也很難受,
11  遂對上主說:「你為什麼難為你的僕人?為什麼我在你眼中不蒙寵幸,竟將管理這百姓的擔子全放在我身上?
12  莫非是我懷孕了這百姓,或是我生了他們,你竟對我說:你要懷抱他們,如同褓母懷抱乳兒,直到進入你對他們的祖先所誓許的地方?
13  我從那裡拿肉給這百姓吃?因為他們向我哭訴說:給我們肉吃!
14  我獨自不能抱著這百姓,這為我太重。
15  若你願這樣對待我,如果我在你眼中得寵,求你殺了我罷!免得我受這苦楚。」

釋義

《戶籍紀》這部作品希伯來原文的意義就是「計數」(Numbers),這名字來自這部作品一開始數章的內容:計算以色列民族的人數。《戶籍紀》繼續 《出谷紀》的內容,報導更多關於以色列人經過曠野走向客納罕地的傳統。我們又再次聽見人民的埋怨,因為瑪納已經不能使他們滿足,他們又再次想念埃及的肉鍋 (參閱:出十六3)。梅瑟似乎也開始懷疑,而將這些人民的抱怨帶到最終真正能夠負責的「那一位」前。他向天主抱怨,訴說天主給了他一個無法承擔的重擔。雅 威曾宣告以色列子民為自己的「長子」(出四22;參閱:歐十一1)。梅瑟在此似乎以非常不敬的的言語向天主呼喊:如果祂是以色列的父親,祂就應該也是母親 或褓母,而不該把全部重擔都放在梅瑟肩上。雅威聆聽了梅瑟的苦訴,但並沒有取消梅瑟的職務,而更是提供他援助,在以色列人中揀選了七十為長老。天主給予這 七十人一部份梅瑟的精神,但是梅瑟的職務與地位毫不動搖。


福音:瑪十四22-36    線上播放

群眾吃飽以後,耶穌即刻催迫門徒上船,在他以先到對岸去;這其間,他遣散了羣眾。耶穌遣散了羣眾以後,便私自上山祈禱去了。到了夜晚,他獨自一人在那裡。 船已離岸幾里了,受着波浪的顚簸,因為吹的是逆風。夜間四更時分,耶穌步行海上,朝着他們走來。門徒看見他在海上行走,就驚駭說:「是個妖怪。」並且嚇得 大叫起來。耶穌立即向他們說道:「放心!是我。不必害怕!」

伯多祿回答說:「主!如果是你,就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你那裡罷!」耶穌說:「來罷!」伯多祿遂從船上下來,走在水面上,往耶穌那裡去。但他一見風勢很強, 就害怕起來,並開始下沉,遂大叫說:「主,救我罷!」耶穌立刻伸手拉住他,對他說:「小信德的人哪!你為什麼懷疑?」他們一上了船,風就停了。船上的人便 朝拜他說:「你真是天主子。」

他們渡到對岸,來到革乃撒勒地方。那地方的人一認出是耶穌,就打發人到周圍整個地方,把一切患病的人,都帶到耶穌跟前,求耶穌讓他們只摸摸他的衣邊;凡摸着的,就痊癒了。

釋義

本日福音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耶穌步行水面,啟示自己;第二部分描述伯多祿對耶穌的信德不足;第三部分則是一個摘要性的報導,說明耶穌治好很多病患。

耶穌行了增餅的神蹟後,獨自上山祈禱。結束後,步行海面走向前往門徒的船。這個行動卻讓門徒大為驚駭,以為是看見妖怪。耶穌回應門徒,叫他們放心說:「是 我」!這話的原文應翻譯為是「我是」,這是舊約中天主的自我啟示常用的方式(參閱:出三14)。這裡表達出耶穌的神性,同時也指出有耶穌的同在,就無須害 怕。

當伯多祿看見耶穌行走於海面上,便要模仿;但環境分散他對耶穌的注意,因而害怕,失卻對耶穌的信德。這個奇蹟和瑪八23-27耶穌「平息風浪」的神蹟相似,耶穌向門徒彰顯祂是掌管大自然的主,使他們更肯定相信耶穌是天主子。

今日福音的最後一段敘述耶穌在革乃撒勒治好許多病人,並且容許病人摸祂的衣邊,不怕沾上不潔,顯示耶穌的悲憫;那些觸摸祂衣邊的病人,對耶穌懷抱無比的信心,相信祂有神聖的能力,所以他們的病也獲得了痊癒。

反省

我是否在生活上體會到耶穌祂是「厄瑪奴耳」 ─ 與人同在的天主?

無論環境順逆,我是否都能以信德,全心全意專注在耶穌基督身上,善過福音生活?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