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二十六週 星期三

常年期 第二十六週 (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9月29日 諸聖天使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10月1日 聖德蘭貞女聖師慶日  讀經一 福音


但人怎能同天主講理?

讀經一:約九1-12、14-16

約伯答覆他的朋友們說:「我確實知道事情是這樣,但人怎能同天主講理?人若願意同天主辯論,千個問題中,誰也回答不出一個。雖心中明智,力量強大,但誰能 對抗天主,而保平安?他可移山,山卻不知;他一發怒,山即翻轉;他振搖大地,使之脫離原處,地柱隨之搖撼震動;他一下令,太陽即不昇起,星辰即封閉不動; 惟有他展開天空,步行海波之上;他創造了北斗和參宿,昂星及南極星辰;他所作的大事,不可勝數。他由我身旁經過,我卻沒有看見;他走過去,我仍沒有發覺。 他若搶奪,誰能阻擋﹖誰能問他說:「你作什麼?」如此我怎敢回答,我怎敢措辭與他抗辯?縱然有理,也不敢回答,唯有哀求我的判官開恩。我向他呼求,縱然他 答應我,我仍不相信他會聽我的呼聲。」

釋義

本篇讀經是約伯針對三個朋友中彼耳達得言論的回應。「天主有罪必罰」、以及「先人的經驗智慧」為彼耳達得的陳述重點,他勸勉約伯甘心接受天主的安排,回心轉意歸向天主,在短暫的痛苦之後,仍會有希望重拾美滿的生活(約八),因此引發約伯的不滿,而有了這番抗辯。
 

約伯承認人在天主面前辯論時,實在不能夠自以為是。他把與天主間的辯論看成一種「勢力」上的問題,人豈是祂的對手?他固然知道天主是公義的,但仍不能同意 彼耳達得的觀點:痛苦是罪惡的後果。他表達了自己的心境,自覺有理和無辜,只求天主憐憫;而另一方面,他不想再抗辯,因為他對自己的生命充滿厭惡。 

由於約伯對苦難有著切膚之痛,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其實在天主的心目中,人根本無善惡之別,因為到最後義人惡人都要歸於烏有(九22),此觀點成為這一回辯論中的高峰。

十字架的道路

福音:路九57-62    線上播放

耶穌和門徒正走的時侯,在路上有一個人對耶穌說:「你不論往那裏去,我要跟隨你。」耶穌給他說:「狐狸有穴,天上的飛鳥有巢;但是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 方。」又對另一人說:「你跟隨我吧!」那人卻說:「主,請許我先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給他說:「任憑死人去埋葬自己的死人吧!至於你,你要去宣揚天主的 國。」又有一個人說:「主,我要跟隨你,但是請許我先告別我的家人。」耶穌對他說:「手扶著犁而往後看的,不適於天主的國。」

釋義

今日福音承接昨日福音,耶穌的回答,必須放在祂決心邁向耶路撒冷之途的脈絡下來理解:耶穌既是決心朝向耶路撒冷走去(51),那麼耶路撒冷的十字架就是祂 的目標,作為一個跟從者,理應認同祂的遠象;而十字架的道路所彰顯的,是天主不分種族階級的愛,這愛不會因任何人的拒絕而有所改變(51-56)。

另一方面,走在十字架道路的人,必須明白真正的安全感和人生價值,不在耶穌基督以外。在一般人的眼中,相較於穩妥的權勢和地位,耶穌的道路(連枕頭的地方 都沒有),顯然是十分失敗的;因此,走向十字架道路的人,要清楚生命的次序。然而,作為耶穌基督的跟隨者,並不是在好和壞之作選擇,而是要在好和最好之間 抉擇。按人倫來說,埋葬長輩是理所當然的責任和義務;但是耶穌的召叫卻超越文化習俗和社會的期望,因此,跟隨耶穌的門徒必須專心致力地跟從,擺脫遲延的藉 口。

反省

我扣緊了人生的目標嗎?我的安全感和人生價值是建立在耶穌基督身上嗎?

阻礙我走向十字架的道路是什麼?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