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十二週 星期一

常年期 第十二週(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6月24日 洗者聖若翰誕辰 讀經一 讀經二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常年期 第十二週 星期一

亞巴郎蒙召

經文:創十二1-9

1  上主對亞巴郎說:「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族和父家,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
2  我要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我必祝福你,使你成名,成為一個福源。
我要祝福那祝福你的人,咒罵那咒罵你的人;地上萬民都要因你獲得祝福。」
4  亞巴郎遂照上主的吩咐起了身,羅特也同他一起走了。亞巴郎離開哈蘭時,已七十五歲。
5  他帶了妻子撒辣依、他兄弟的兒子羅特和他在哈蘭積蓄的財物,獲得的僕婢,一同往客納罕地去,終於到了客納罕地。
6  亞巴郎經過那地,直到了舍根地摩勒橡樹區;當時客納罕人尚住在那地方。
7  上主顯現給亞巴郎說:「我要將這地方賜給你的後裔。」亞巴郎就在那裡給顯現於他的上主,築了一座祭壇。
8  從那裡又遷移到貝特耳東面山區,在那裡搭了帳幕,西有貝特耳,東有哈依;他在那裡又為上主築了一座祭壇,呼求上主的名。
9  以後亞巴郎漸漸移往乃革布區。

New Icon釋義

《創世紀》從第十二章開始描寫天主和人共同成就的一個新的開始,這個新開始是必要的,因為天主和人之間最初的美好關係徹底損壞了。在《創世紀》第十 二章之前出現三重的審判:人被逐出樂園、洪水滅世、由於人興建巴貝爾塔而被分散到四處。這些敘述的目的並不是報導客觀的歷史,而是宣告神學反省的結果。

在召叫亞巴郎的故事中,「祝福」這個字出現五次,這是為了對應在此之前的古老歷史敘述中所出現的五重詛咒性的言語。因此,救援歷史起頭的關鍵字是「祝福」,給在它之前的災難歷史劃下了句點。亞巴郎聽見天主的召叫,毫不遲疑、毫不抗拒地聽從了這個召叫。他無法看見這個決定對歷史的影響有多麼深遠;就如同瑪利亞在接受天主偉大召叫之時,對發生在她身上的事也僅能「默存於心,反覆思索」而已。


福音:瑪七1-5 線上播放

那時,耶穌對門徒說:「你們不要判斷人,免得你們受判斷,因為你們用什麼判斷來判斷,你們也要受什麼判斷;你們用什麼尺度量給人,也要用什麼尺度量給你 們。為什麼你只看見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對自己眼中的大樑竟不理會呢?或者,你怎能對你的兄弟說:讓我把你眼中的木屑取出來,而你眼中卻有一根大樑呢?假 善人哪,先從你眼中取出大樑,然後你才看得清楚,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

釋義

判斷,不屬於人的權限,而是天主的特權,誰如果僭越了天主的特權,他就會遭受天主的判斷。一個人寬恕他人所用的尺度,也是他祈求天主寬恕他的尺度;不過由於人經驗到天主總是毫無限制地寬恕人,因此也應毫不保留的寬恕他人。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同,但都同樣受到天主的眷顧和訓誨;如果一個人拿自己作為標準去判斷與糾正別人,而本身卻不先悔改,是最嚴重的傲慢和虛偽。耶穌教導我 們,要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其缺點,當看見他人的缺失時,別忘記自己也有缺點;應知道天主視透每個人的心,我們該讓天主作天主,讓祂去判斷;個人只該盡力管好 自己,千萬不要僭越天主的地位判斷他人。

反省

我最近有被人寬恕的經驗嗎?那感覺如何?

我願意更慷慨地寬恕別人對我造成的錯誤與罪過嗎?若做不到,我願虔誠向天主懇求「寬恕他人」的恩典嗎?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