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十週 星期二

常年期 第十週(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耶穌聖心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聖安多尼   讀經一   福音


耶穌並不是「是」而又「非」的,在祂只有一個「是」

讀經一:格後一18-22

18  【弟兄們】天主是忠實的!我們對你們所說的話,並不是「是」而又「非」的,
19  因為藉我們,即藉我和息耳瓦諾同弟茂德,在你們中所宣講的天主子耶穌基督,並不是「是」而又「非」的,在他只有一個「是」,
20  因為天主的一切恩許,在他內都成了「是」,為此也藉著他,我們纔答應「阿們」,使光榮藉我們歸於天主。
21  那堅固我們同你們在基督內的,並給我們傅油的,就是天主;
22  他在我們身上蓋了印,並在我們心裡賜下聖神作為抵押。 

New Icon釋義

保祿曾經告訴格林多團體,他將要去拜訪他們;但是,後來卻沒有成行。是否他不講話不算數?是否他不可靠?保祿非常氣憤地反駁這樣的指控。由此我們看 見他個人對這事感受多麼強烈,並認為危及自己的宗徒權威。若是保祿宗徒自己的事物上不可靠,人們如何能相信他宣報的信息?保祿在信件稍後處,將對他為何改 變行程計畫做出說明。

但是在這裡(今日讀經中)他首先澄清最重要的一點:身為耶穌基督宗徒,他絕對不是內在分裂,講一套而另外做一套的。對他而言,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天 主絕對不允許如此。這樣的說法,並不算是真正的「證明」。他所表達的重點只是:沒有一個人像保祿一樣毫不保留地獻身於基督賦予他的使命。因此,真正關鍵的 只有所應用的最後的證明:天主子耶穌基督內,「不是『是』而又『非』的」;在祂內只有純粹的天主的「」。 然而,現在天主把我們宗徒們立在祂堅固的基礎上:立在耶穌基督上,把我們納入天主性的真理和信實之中;耶穌基督體現這個真理。在洗禮中,天主已經賞賜給我 們聖神,聖神留在我們內,引領我們進入天主父和天主子的真理中。因此,我們完全不可能再講一套做一套。這種情況完全排除在宗徒之外,就如完全排除在天主父 和天主子之外一樣。這是身為耶穌基督宗徒的保祿完全可信的最根本的理由。


福音:瑪五13-16   線上播放

耶穌向他的門徒們說:「你們是地上的鹽,鹽若失了味,可用什麼使它再鹹呢?它再毫無用途,只好拋在外邊,任人踐踏罷了。你們是世界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並不是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台上,照耀屋中所有的人。照樣,你們的光也當在人前照耀,好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善行,光榮你們在天之父。」

釋義

繼昨日「真福八端」之後,耶穌告訴門徒要做「地上的鹽、世界的光」。

鹽與光皆為人生必需品,人若缺少便苦不堪言。鹽是調味、防腐的東西,但是鹽如果失去了功能,便一無用處,只能像廢物一樣被拋棄。耶穌提醒門徒應以善言善表,教導別人,避免被惡習所腐化,也是警戒門徒,不要自己腐化,否則,將成為無用之人,必遭人輕視。

耶穌是世界的光,是世界不可缺少的生命要素,門徒也要與耶穌一樣,為世界服務。巴力斯坦的城市村莊多建立在山頂上,人人都在夜間點上油燈,可以引導在黑暗中行走的人回家,也讓屋內的人可以繼續活動;為達此功能,當然不會有人把燈放在地窖或斗底下(「斗」是當時羅馬的乾糧器皿,此處指任何遮蓋器)。耶穌用這比喻強調基督徒是一個團體,他們的生活應具有標記性,使生活在黑暗中的人,看見我們的善行而認識天父的美善,信仰真道、光榮天主。

反省

我如何在生活中,成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

我們的教會團體,是否能成為社會中光明的標記?

我所參與的堂區活動、基督徒聚會,是否成為基督的見證,吸引人來參與我們?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