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二十六週 星期二
星期一 9月29日 諸聖天使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10月1日 聖德蘭貞女聖師慶日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10月2日 護守天使紀念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10月4日 聖方濟紀念 讀經一 福音
人的道路,既如此渺茫,天主為何賜給他生命,又把他包圍?
讀經一:約三1-3、11-17 、20-23
1 此後約伯開口詛咒自己的生日。
2 約伯開始說:
3 願我誕生的那日消逝,願報告「懷了男胎」的那夜滅亡。
11 我為何一出母胎沒有立即死去?為何我一離母腹沒有斷氣?
12 為何兩膝接住我?為何兩乳哺養我?
13 不然,現今我早已臥下安睡了,早已永眠獲得安息了,
14 與那些為自己建陵墓的國王和百官,
15 與那些金銀滿堂的王侯同眠;
16 或者像隱沒的流產兒,像未見光明的嬰孩;
17 在那裡惡人停止作亂,在那裡勞悴者得享安寧 …
20 為何賜不幸者以光明,賜心中憂苦者以生命?
21 這些人渴望死,而死不至;尋求死亡勝於寶藏,
22 見到墳墓,感覺歡樂,且喜樂達於極點!
23 人的道路,既如此渺茫,天主為何賜給他生命,又把他包圍?
釋義
今天的讀經以自我「詛咒」開始,並且直接連結著一連串的問題「為何 …為何?」約伯並非第一個詛咒自己誕生之日的人,耶肋米亞先知也曾在抱怨自己先知命運時,說出類似的話。失去了一切的約伯希望,他自己根本沒有出生,或者一出生就夭折。然後,以一連串苦澀的問題表達拒絕誕生的思想。
「人」詢問為何遭受苦難:他不認為對人的存在而言,這既不正常,也非必須。他要求一個理由、一個原因。在這樣的探詢中,問題的無底深淵卻露出了開口:這一切最終的原因只能是因為「祂」─賜人「生命」又從四面「包圍」他的那一位。
反省
我如何面對人生的失意和不遂順?
我對苦難有何看法?為此,我質疑過天主嗎?
耶穌決心去耶路撒冷
福音:路九51-56 線上播放
耶穌被接升天的日期,就快要來到,他遂決意面朝耶路撒冷走去,便打發使者在他在前面走;他們去了,進了撒瑪黎雅人的一個村莊,好為他準備住宿。人們卻不收 留他,因為他是面朝耶路撒冷去的。雅各伯及若望兩個門徒見了,便說:「主,你願意我們叫火自天降下,焚毀他們嗎﹖」耶穌轉過身來斥責了他們。他們遂又到別 的村莊去了。
釋義
基本上路加和瑪竇福音都跟隨馬爾谷福音的結構,但是從路九51開始,福音作者插入了一段所謂的「旅程報導」,這段報導幾乎佔了福音三分之一的篇幅(路九 51~十九27)。這段旅程開始於耶穌第二次預言苦難(路九44)之後,目的地是「耶路撒冷」。整段經文的開始特別引人注目:「他(耶穌)決意面朝耶路撒 冷走去」!耶穌知道自己的目標,也清楚等在祂面前的命運,卻仍然堅決前往。
反省
在信仰追求的道路上,我的態度是否堅決肯定?
面對各種不同形式的艱難考驗,我是如何面對的?
耶穌的態度,能否真的影響我的生活態度?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