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三十二週 星期一

常年期 第三十二週(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11月17日 聖麗莎皇后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智慧是愛人的神;上主的神充滿了世界

讀經一:智一1-7

統治世界的人,你們應愛正義,對上主應有正確的觀念,應以誠樸的心尋求上主,
因為,凡不試探上主的,都可以尋到上主;對上主不失信的,上主必向他顯示。
邪曲的思想,使人離開天主;愚人試探全能者,只有使自己蒙羞,
因為,智慧不進入存心不良的靈魂裡,也不住在一個屈服於罪惡的身體內。
實在,施訓的聖神,遠避欺詐,遠離無知的思念;不義一到,即刻退去。
智慧是愛人的神,口出咒語的人,她必懲罰;因為天主洞悉他的內心,確切監視他的心靈,聽聞他的言語;
實在,上主的神充滿了世界,包羅萬象,通曉一切語言。

釋義

《智慧篇》是聖經智慧文學作品中最後一部作品,大概成書於耶穌前100至50年間,已經非常接近新約寫作時期。作者很可能生活於亞歷山大城,在當地有一個相當大的說希臘文的猶太人團體。這部作品是用希臘文寫成的,反映出相當多的希臘哲學思想背景,但是整體而言仍是以古老的希伯來智慧傳統為最根本的基礎。

《智慧篇》前五章的主題是人類生活的目標,以及達到此目標的方法或生活態度。人類的最終目標是永遠生活在天主內(三9),而達到這個目標最重要的方法是就是「智慧」。在這部作品中,「智慧」還有許多其它名稱:天主的聖神(一5)、上主的神(一7)。當然,這一切還並不意味著天主第三位;同樣地,智九1所提到的天主的「言語」尚不是指天主第二位。這些話的內容所表達是一個根本的事實:天主充滿了愛與關懷轉向一切人(一6;十四3)。那些生活錯謬、內在分裂、三心二意的人憎恨智慧;只有靈魂純潔而真實的人,才能找到智慧。


福音:路十七1-6    線上播放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引人跌倒的事是免不了的;但是,引人跌倒的人是有禍的。
2   把一塊磨石套在他的頸上,投入海中,比讓他引這些小子中的一個跌倒,為他更好。
3   你們要謹慎!如果你的兄弟犯了罪,你就得規勸他;他如果後悔了,你就得寬恕他。
4   如果他一天七次得罪了你,而又七次轉向你說:我後悔了,你也得寬恕他。」
5   宗徒們向主說:「請增加我們的信德罷!」
主說:「如果你們有信德像芥子那樣大,即使你們給這棵桑樹說:你連根拔出,移植到海中去!它也會服從你們的。」

釋義

作者在這段經文中,蒐集了耶穌三個教導話語而綜合在一起:引人跌倒(1-3a)、寬恕弟兄(3b-4)、和信仰的力量(5-6)。

人的信德和望德的力量都可能由於他人而遭受威脅,甚至完全喪失。瑪十八6強調,「弱小者」(單純的人)尤其常常身陷這樣的困境。信仰團體中的強者如果妄用他們的知識或其他優越感,往往會使人跌倒,摧毀人的信仰;這樣的人必被天主摧毀。

「兄弟」是猶太人稱呼同胞與信仰伙伴的方式,基督徒承繼了這個習慣。弟兄們必須彼此負責。面對不正義而保持沈默,並非真正的愛德。耶穌提出兩個彼此相屬的義務:糾正與寬恕。

只有路加報導了,門徒們請求耶穌「增加他們的信德」(十七5),就如同只有他記載了門徒們請求耶穌「教導他們祈禱」(參閱:十一1)。從耶穌回答的話可以知道,不應該詢問我們的信德有多大,重要的是必須真正有信德。誰若真有信德,就有改變人與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