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三十二週 星期二

常年期 第三十二週(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11月17日 聖麗莎皇后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在愚人眼中,他們看來是死了,但是他們卻處於安寧中。

讀經一:智二23~三9

23  其實天主造了人,原是不死不滅的,使他成為自己本性的肖像;
24  但因魔鬼的嫉妒,死亡才進入了世界;只有與他結緣的人,纔經歷死亡。

1  義人的靈魂在天主手裡,痛苦不能傷害他們。
2  在愚人看來,他們算是死了,認為他們去世是受了懲罰,
3  離我們而去,彷彿是歸於泯滅;其實,他們是處於安寧中;
4  雖然在人看來,他們是受了苦;其實,卻充滿著永生的希望。
5  他們受了些許的痛苦,卻要蒙受絕大的恩惠,因為天主試驗了他們,發覺他們配作自己的人:
6  他試煉了他們,好像爐中的黃金;悅納了他們,有如悅納全燔祭。
7  他們蒙眷顧時,必要閃爍發光,有如禾稭間往來飛馳的火花。
8  他們要審判萬國,統治萬民,上主要永遠作他們的君王。
9  倚恃上主的人,必明白真理;忠信於上主之愛的人,必與他同住,因為恩澤與仁慈,原歸於他所選拔的人。

釋義

天主造了人,原是不死不滅的」。數百年來虔誠猶太人都如此認為,因為他們確信,和天主的共融不會隨著死亡而結束;不過,這個思想真正出現聖經中,卻是在耶穌前第一世紀才成書的《智慧書》中。毫無疑問,當時已經盛行的希臘哲學中區分肉體和靈魂的思想,對這樣的發展具有相當的影響。

《智慧書》的作者認為這樣的說明尚不足夠,因而更藉著聖經關於創造的報導繼續闡明:天主使人「成為自己本性的肖像」,因此人當然分享天主的不死不滅性。人的不死不滅性並不是當下艱苦生命的延續,而是生活在和天主的共融中:「忠信於上主之愛的人,必與他同住」(三9)。當然,現在生命中的苦難並沒有因此而得到解釋或消除。《智慧書》的作者繼續在聖經關於罪惡的敘述尋找解答(創三):蛇被理解為「魔鬼」的工具或外顯的形式。《智慧書》的敘述顯示,對當時的讀者而言,「魔鬼」已是大家熟知的對象。


福音:路十七7-10    線上播放

7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 「你們中間誰有僕人耕田或放羊,從田地裡回來,即給他說:你快過來坐下吃飯罷!
8  把而不給他說:預備我吃飯,束上腰伺候我,等我吃喝完畢,以後你纔吃喝?
9  僕人做了吩咐的事,主人豈要向他道謝?。
10  你們也是這樣,既做完吩咐你們的一切,仍然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

New Icon釋義

這個比喻的內容說明,僕人沒有權力要求任何報酬。比喻背景所反映出的社會狀態,當然是今日讀者無法忍受的,但是對當時巴勒斯坦地方而言,卻是理所當然的。主人對他的奴隸有完全的權力(因此,我們也可以明白瑪六24的言語:「沒有僕人能夠事奉兩個主人」),而奴隸完全不可能有任何訴求。耶穌並沒有完全接受這種現實觀念(「你們中間誰有僕人 …」);祂只是利用這個圖像來生動地表達:面對天主,人沒有權力提出任何訴求。人以及人自以為所有的一切都是白白得自於天主,人如何面對天主和他算帳呢?這情形並沒有說清天主和人之間的一切關係;耶穌講述這個比喻的目的也不是強調,人完全得不到任何報酬(這和耶穌其他的言論相矛盾);而是要說明,我們完全仰賴天主的恩寵。很可能耶穌這些話語本來的講述對象是法利塞人,但是福音作者將之轉移為針對門徒(基督徒)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