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顯節後 星期二
主顯節後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主顯節後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主顯節後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主顯節後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主顯節後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主顯節後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天主是愛
讀經一:若壹四7-10
7 可愛的諸位,我們應該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出於天主;凡有愛的,都是生於天主,也認識天主;
8 那不愛的,也不認識天主,因為天主是愛。
9 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出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他得到生命。
10 愛就在於此:不是我們愛了天主,而是他愛了我們,且打發自己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
釋義
在這段經文中,《若望壹書》的作者第三次談論「愛的誡命」(參閱:二7-11;三11-18)。愛並非由人開始的,而是來自天主,出自於天主最內在的本質:「天主是愛」。天主的愛並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行動」:「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他得到生命。」天主子為我們罪人而死,為使我們得到天主性的生命。信仰團體是否意識、承認這一點,關係至為重大。因為信仰團體是藉著天主的愛而存在、而生活,並由此而得到最重要的義務:「彼此相愛」。
耶穌藉增餅顯示祂是一位先知
福音:谷六34-44
34 耶穌一下船,看見一大夥群眾,就對他們動了憐憫的心,因為他們好像沒有牧人的羊,遂開口教訓他們許多事。
35 時間已經很晚了,他的門徒來到他跟前說:「這地方是荒野,且時間已經很晚了,
36 請你遣散他們,好叫他們往四周田舍村莊去,各自買東西吃。」
37 耶穌卻回答說:「你們自己給他們吃的罷!」門徒向他說:「我們去買二百塊錢的餅給他們吃嗎?」
38 耶穌問他們說:「你們有多少餅?去看看!」他們一知道了,就說:「五個餅,兩條魚。」
39 於是耶穌吩咐他們,叫眾人一夥一夥地坐在青草地上。
40 人們就一組一組地坐下:或一百人,或五十人。
41 耶穌拿起那五個餅和那兩條魚來,舉目向天,祝福了,把餅擘開,遞給門徒,叫他們擺在眾人面前,把兩條魚也分給眾人。
42 眾人吃了,也都飽了;
43 人就把剩餘的碎塊收了滿滿十二筐;還有魚的碎塊。
44 吃餅的,男人就有五千。
釋義
谷六30-44和谷八1-9分別留下兩個增餅的奇蹟故事,很可能他們原本是同一個事件,而在基督徒傳統中多次講述的過程中,關於奇蹟的重點和意義逐 漸產生了些變化,而形成兩個版本流傳到福音作者手中。在谷八21中,耶穌清楚地告訴門徒們奇蹟的深刻意義。而在第一個敘述,也就是今天的福音中,顯示耶穌 是同情憐憫民眾的牧人,而且首先以言語教導、然後再以食物(餅)餵養他們。
耶穌讓民眾「坐在青草地上」,就如同詠二三2所描述的「善牧」。群眾「或一百人,或五十人」 的分組坐下,使人想起在曠野中流徙的以色列祖先(出十八13-27)。門徒們被耶穌賦予重責,將餅分給群眾,就如同梅瑟把他的部份工作分給民長一樣(出十 八)。耶穌是新梅瑟,治理並照顧新的以色列子民。祂把人民分成不同團體,給每個團體派遣領導者,藉言語和聖事把生命之糧分送給信仰團體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