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二週 星期一

常年期 第二週(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1月25日 聖保祿宗徒歸化 讀經一 福音


上主拒絕撒烏耳

讀經一:撒上十五16 -23

16  撒慕爾對撒烏耳說:「住口!讓我告訴你,上主昨夜對我說過的話。」撒烏耳答說:「請說罷!」
17  撒慕爾說:「雖然你自以為是最微小的,你豈不是已成了以色列眾支派的首領?上主不是曾給你傅油,立你作以色列的君王嗎?
18  上主派你去打仗,曾吩咐你說:去剿滅那些犯罪的阿瑪肋克人,攻打他們,直至將他們完全消滅。
19  為什麼你沒有順聽上主的命令,只顧急忙搶掠財物,行了上主不喜歡的事?」
20  撒烏耳回答撒慕爾說:「我的確聽從了上主的命令,走了上主指給我的路,擒獲了阿瑪肋克王阿加格,毀滅了阿瑪肋克人。
21  但是軍民由當毀滅的勝利品中,選出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基耳加耳祭獻上主,你的天主。」
22  撒慕爾回答說:「上主豈能喜歡全燔祭和犧牲,勝過聽從上主的命令?聽命勝於祭獻,服從勝過綿羊的肥油脂。
23  背命等於行卜,頑抗與敬拜偶像無異。因為你拒絕了上主的命令,上主也拒絕了你作王。」

New Icon釋義

撒上十四47-52綜合性的報導了撒烏耳執政的情形(請自行閱讀聖經),基本上是一個不斷與四方民族戰爭的過程,其中最主要是面對強大的培肋舍特 人。撒烏耳盡力做了他所能做的,雖然如此,他的王國並不全然順遂。然而,真正導致他失敗的卻並不是他的敵人,而是他自己。撒上第十三章已經報導了他的第一 個嚴重過錯:在基耳加耳擅自獻祭,傷害了他和撒慕爾間的關係。

撒上第十五章敘述撒烏耳執行天主的命令,率軍攻打阿瑪肋克人的故事。阿瑪肋克人是貝都因人的一個支派,在以色列南方生活。當梅瑟率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之時,阿瑪肋克人曾經阻擋了他們;因此,現在天主「要懲罰阿瑪肋克對以色列所行的事」 (撒上十五2)。這樣的表達是所謂的「聖戰」語言方式,因為雅威自己發起戰爭、消滅敵人(今日的讀者對這樣的情況往往感到難以理解)。在這樣的戰爭中沒有 任何戰利品,必須徹底毀滅敵人的一切。撒烏耳當然明白這一點;但是,他竟仍然大膽染指「天主的所有物」,因而遭到天主的棄絕。不論何時何處,天主若決意毀 滅,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閃避這個命令,即使以「祭獻」為名,也不行。「聽命勝於祭獻,服從勝過綿羊的肥油脂」。


新郎還與他們在一起

福音:谷二18-22

當時,若翰的門徒和法利塞人正在禁食。有人來向耶穌說:「為什麼若翰的門徒和法利塞人的門徒禁食,而你的門徒卻不禁食呢﹖」耶穌對他們說:「伴郎豈能在新郎還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禁食﹖他們與新郎在一起的時候,決不能禁食。但日子將要來到:當新郎從他們中被劫去時,在那一天,他們就要禁食了。沒有人將未漂過的布補在舊衣服上的;不然,補上的那塊新布要扯裂了舊的,破綻就更加壞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囊裏的;不然,酒漲破了皮囊,酒和皮囊都喪失了;而是新酒應裝在新皮囊裏。」

釋義                                       

谷二1-三6記載一連串耶穌和法利塞人與經師間的衝突與爭辯,今天福音中雙方爭執的問題是有關「禁食(守齋)」的問題。法利塞人和若翰的門徒批評耶穌的門徒不按規定守齋,耶穌為門徒們辯護,而且祂所說出的理由令人十分驚訝:

根據猶太傳統,守齋的目的主要有二:為過去的罪做補贖,或準備迎接未來的某種特殊期待(恩惠)。但是對耶穌的門徒而言,過去或未來都不再重要,耶穌的臨在就是一切。因為耶穌就在眼前,所以現在不是齋戒的時候,而是喜樂歡慶的時候。

耶穌引用舊約中常見的「婚禮」的比喻,天主是舊約子民的「丈夫」,雖然以色列子民無數次地毀壞盟約,但天主永遠都是忠信如一。耶穌宣稱現在是「婚宴」時刻,就是表達祂自己是新的天主子民的新郎。

最後耶穌還加上「新布補舊衣」和「新酒應裝在新皮囊中」兩個比喻,說明整個世界和所有人民都必須從心底徹底更新。

反省

今日的具體生活中,每個人都常面對固有傳統和新思維之間的衝突。我如何處理類似的情況?

「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這句俗語激勵我們日日更新自我。我在信仰中是否也經驗到這樣的需要?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