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二週 星期一

常年期 第二週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聖保祿宗徒歸化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大司祭的資格

讀經一:希五1-10

弟兄們:事實上,每位大司祭是由人間所選拔,奉派為人行關於天主的事,為奉獻供物和犧牲,以贖罪過,好能同情無知和迷途的人,因為他自己也為弱點所糾纏。 因此他怎樣為人民奉獻贖罪祭,也當怎樣為自己奉獻。誰也不得自己擅取這尊位,而應蒙天主召選,有如亞巴郎一樣。照樣,基督也沒有自取做大司祭的光榮,而是 向他說過:『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的那位光榮了他;他又如在另一處說:『你照默基瑟德的品位,永做司祭。』當他還在血肉之身時,以大聲哀號和眼淚,向那能救他脫離死亡的天主,獻上了祈禱和懇求,就因他的虔敬而獲得了俯允。他雖然是天主子,卻由所受的苦難,學習了服從,且在達到完成之後,為一切服 從他的人,成了永遠救恩的根源,遂蒙天主宣稱為按照默基瑟德品位的大司祭。

釋義

大司祭的職分是替人辦理天主的事,就是祭獻供物和贖罪。它的召選有兩個層次:一是從人間挑選;一是天主召選。在今日的讀經中,作者論及大司祭的資格:對人 —要體諒人們的軟弱、擔當人們的痛苦、替他們獻上贖罪祭;對己-謙卑、不自取榮耀、勇於承擔;對神-完全徹底順從祂的旨意。顯然,人間挑選的大司祭,無法 滿足天主的要求。

耶穌雖然不是出身於肋未支派亞郎家族,但作者明確指出,有早於亞郎的撒冷王默基瑟德是至高者天主的司祭為憑證(參閱:創十四18-20)。希伯來書中,耶穌的苦難似乎經常指著祂的死亡,這裡非常近似斐理伯書二5-11「基督頌」,特別強調耶穌的服從至死。

猶太宗教傳統強調,天主垂聽敬虔人的呼求,不過,天主對耶穌祈求的答覆,是死而復活,不是逃避死亡。這裡讓我們想起耶穌在山園祈禱的掙扎,最後祂卻表現出任憑天主父的旨意的順服態度。

古典的希臘思想中,常強調從所受的苦來學習。耶穌參與人類的苦難,使祂有資格成為最終極的大司祭。一度成為祈求者的耶穌,現在接受我們的祈求,因為藉著祂的死亡,祂已成為人類永遠救恩的根源。天主便任命祂―按照默基瑟德的品位為大司祭。


新郎還與他們在一起

福音:谷二18-22

當時,若翰的門徒和法利塞人正在禁食。有人來向耶穌說:「為什麼若翰的門徒和法利塞人的門徒禁食,而你的門徒卻不禁食呢﹖」耶穌對他們說:「伴郎豈能在新 郎還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禁食﹖他們與新郎在一起的時候,決不能禁食。但日子將要來到:當新郎從他們中被劫去時,在那一天,他們就要禁食了。沒有人將未漂過的布補在舊衣服上的;不然,補上的那塊新布要扯裂了舊的,破綻就更加壞了。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囊裏的;不然,酒漲破了皮囊,酒和皮囊都喪失了;而是新酒應裝在新皮囊裏。」

釋義

谷二1-三6記載一連串耶穌和法利塞人與經師間的衝突與爭辯,今天福音中雙方爭執的問題是有關「禁食(守齋)」的問題。法利塞人和若翰的門徒批評耶穌的門徒不按規定守齋,耶穌為門徒們辯護,而且祂所說出的理由令人十分驚訝:

根據猶太傳統,守齋的目的主要有二:為過去的罪做補贖,或準備迎接未來的某種特殊期待(恩惠)。但是對耶穌的門徒而言,過去或未來都不再重要,耶穌的臨在就是一切。因為耶穌就在眼前,所以現在不是齋戒的時候,而是喜樂歡慶的時候。

耶穌引用舊約中常見的「婚禮」的比喻,天主是舊約子民的「丈夫」,雖然以色列子民無數次地毀壞盟約,但天主永遠都是忠信如一。耶穌宣稱現在是「婚宴」時刻,就是表達祂自己是新的天主子民的新郎。

最後耶穌還加上「新布補舊衣」和「新酒應裝在新皮囊中」兩個比喻,說明整個世界和所有人民都必須從心底徹底更新。

反省

今日的具體生活中,每個人都常面對固有傳統和新思維之間的衝突。我如何處理類似的情況?

「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這句俗語激勵我們日日更新自我。我在信仰中是否也經驗到這樣的需要?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