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十五週 星期一

雙數年 常年期 第十五週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你們應該自潔,從我眼前革除你們的惡習

讀經一:依一11-17

上主說:「你們為什麼向我奉獻那麼多的犧牲﹖我已飽饜了公羊的燔祭和肥犢的脂膏;牛犢、羔羊和山羊的血我已不喜歡;你們來見我的面時,誰向你們要求了這些東西﹖這簡直是蹂躪我的殿院。不要再奉獻無謂的祭品! 馨香已為我所憎惡,月朔、安息日、集會、齋戒和盛大的宴會,我已都不能容受。我的心痛恨你們的月朔和你們的慶節,它們為我是種累贅,使我忍無可忍。你們伸出手時,我必掩目不看;你們行大祈禱時,我決不俯聽,因為你們的手染滿了血! 你們應該洗滌,應該自潔,從我眼前革除你們的惡行,停止作孽,學習行善,尋求正義,責斥壓迫人的人,為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

釋義

以色列王國自撒羅滿王之後分裂為南國猶大和北國以色列,這兩國的整體表現都令天主失望難堪,因此多次打發先知們在兩國中間,勸諭祂的子民悔改,否則天主的審判就要來臨。主前八世紀,依撒意亞先知所處的南國環境,已到了禍罪於天的地步,而他的蒙召(六章)的敘述,深刻表達出天主是「至聖者」的重要觀念(參閱:六3,天使對上主三疊「聖」的頌讚),因此上主成了一切罪惡的最大威脅。

依書第一章開始就報導南國猶大的景況,可分三個部分:國家的情形(2-9)、宗教的情況(10-20)、社會的情形及後果(21-31)。舉國氣氛就好像亞巴郎時期的索多瑪、哈摩辣兩座城市一樣,這兩座城是罪惡昭彰和毀滅的象徵。

本日經文描述南國猶大的宗教光景。南國百姓非常看重宗教,對有關敬禮天主的禮儀不遺餘力,但天主卻否定他們的祭獻,因為他們只知熱衷宗教儀式,卻有虧道德操守,他們對德性的漠視與索多瑪城不相上下(10)。上主不悅納子民的祭獻,那些犧牲之血(11)正代表他們的雙手染滿無辜人的血,因此所獻的祭品徒增天主的忿怒。

既然百姓對罪惡視而不見,那麼,天主也就對他們的祈求就聽而不聞。但天主仍未放棄他們,希望子民回轉,呼籲他們:「應該洗滌,應該自潔,從我眼前革除你們的惡行」並且積極地「學習行善,尋求正義,責斥壓迫人的人,為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如此他們的祭獻,才被天主悅納,因為天主是聖的,所以祂的子民也應該為聖。

反省

對天主的敬禮,我是否只注重外在的宗教禮儀,而忽略了自己的道德行為是否符合基督徒的身份?

我是否熱衷各樣的祈禱活動而忽略對近人的關懷和幫助


我來不是為帶和平,而是帶來刀劍

福音:瑪十34 -十一1  線上播放

那時候,耶穌說:「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為把平安帶到地上;我來不是為帶平安,而是帶刀劍,因為我來,是為叫人脫離自己的父親,女兒脫離自己的母親,兒媳脫離自己的婆母;所以,人的仇敵,就是自己的家人。誰愛父親或母親超過我,不配是我的;誰愛兒子或女兒超過我,不配是我的。誰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不配是我的。

誰獲得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誰為我的緣故,喪失了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誰接納你們,就是接納我;誰接納我,就是接納那派遣我來的。誰接納一位先知,因他是先知,將領受先知的賞報;誰接納一位義人,因他是義人,將領受義人的賞報。誰若只給這些小子中的一個,一杯涼水喝,因他是門徒,我實在告訴你們,他決失不了他的賞報。」耶穌囑咐完了他的十二門徒,就從那裏走了,為在他們的城裡施教宣講。

釋義

耶穌宣稱祂來的目的不是帶給人平安,而是帶來不和睦、分裂。這話不能按字面瞭解;耶穌的意思是,祂是真理,面對真理人們反應不同,因而使「相信的」與「不信的」的人分裂。這情況當然也會發生在家庭之中,耶穌要求跟隨祂的人,將信仰置於超越感情和家庭關係的最高地位。由於耶穌的來臨,使人面臨痛苦的抉擇,親情的牽絆往往成為跟隨耶穌的絆腳石,所以「人的仇敵,就是自己的家人」。耶穌說「誰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我,不配是我的」,表示不能超越這份痛苦的人,就不配稱為基督徒。

接著耶穌更進一步提出基督徒的最高境界:甚至要為耶穌的緣故喪失生命。但是,喪失現世生命者,必將得到永生,他們在末日必要復活。這樣的人就成為真實基督徒,和耶穌一樣分享天主的光榮;所以,若有人接待基督徒就是接待耶穌,接待耶穌就是接待天父;天主也必定賞報他們。

反省

我是否因為信仰而和家庭產生衝突?我在基督與家人的關係上作何努力?

我珍惜基督徒的身份嗎?我願意為信仰而有所犧牲嗎?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