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二週 星期五

雙數年 常年期 第二週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撒烏耳死裡逃生

讀經一:撒上二四3-21

那時候,撒烏耳就由全以色列民中,選拔了三千壯丁,到「野山羊巖」間去,搜捕達味和跟隨他的人。撒烏耳走到路旁的羊圈前,那裏有一個山洞,他就進去便溺,那時,達味和他的人正藏在山洞深處。達味的人對他說:「今天是上主對你所說的那一天:看,我要將你的敵人交在你手中,任憑你處置他」。達味就起來,悄悄割下一塊撒烏耳所披外氅的衣邊。事後達味為了割去撒烏耳外氅上的衣邊,心中感覺不安。就對自己的人說:「為了上主,我決不能這樣作。我對我主,對上主的受傅者,決不能伸手加害,因為他是上主的受傅者」。達味說這話,是為阻止他的人起來殺害撒烏耳。以後,撒烏耳起來,走出山洞,上了原路。

達味在他後面喊說:「我主,大王!」撒烏耳回頭向後看,見達味俯首至地,叩拜他。達味對撒烏耳說:「你為什麼聽信人言,說:達味設計害你?今天你親眼見到,上主如何在山洞裏,把你交在手中;但是我不願殺你,我憐恤了你,我說:我不應伸手加害我主,因為他是上主的受傅者。看,你外氅的一塊衣邊在我手內!我只割下你外氅的衣邊,沒有殺你,從此你可知道:在我手中沒有邪惡,也沒有罪過。我原沒有得罪你,你卻千方百計地要我的命。願上主在我與你之間施行審判!只願上主替我報復你,我的手卻不願加害你。就如古老的格言說說:『邪惡出惡人。』可是我的手決不加害你。以色列的君王出來追捕誰呢?豈不是追捕一隻死狗,一隻跳蚤!望上主做判官,在我與你之間施行裁判!望他受理,替我伸冤,救我脫離你的手」。

達味對撒烏耳說完這些話,撒烏耳就說:「我兒達味,這是你的聲音嗎?」撒烏耳便放聲大哭,然後對達味說:「你比我正義.因為你以善對我,我竟以惡報你!你今日對我行了一件極大的善事,因為上主原把我交在你手中,你卻沒有殺我。人若遇見了自己的仇人,豈能讓他平安回去?願上主報答你,你今日對我所行的善事!現今我知道你必要作王,以色列的王國在你手中必愈趨穩定。

釋義

由於達味功高震主,撒烏耳視之為心腹大患,達味遂開了逃亡的生涯。達味數度死裡逃生,因為上主始終站在他這一方。

本日經文記敘撒烏耳在追殺達味的途中,撒烏耳進了山洞後,形勢逆轉,達味在暗中竟有機會取撒烏耳的性命。然而達味敬畏上主,所以尊重上主的受傅者,他只割下撒烏耳外氅的衣邊,證明殺他是輕而易舉之事,也顯示他從沒有要跟撒烏耳作對的意思。達味以德報怨的行徑,感化撒烏耳,使他願意接受達味是上主所揀選的君王,以色列在達味的領導下必日益強盛。


他把自己所想要的人召來

福音:谷三13-19

隨後,耶穌上了山,把自己所想要的人召來,他們便來到他面前。他就選定了十二人,為同他常在一起,並為派遣他們去宣講,且具有驅魔的權柄。他選定了這十二人:西滿,給他起名叫伯多祿,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雅各伯的兄弟若望,並為他們起名叫「波納爾革」,就是「雷霆之子」,安德肋、斐理伯、巴爾多祿茂、瑪竇、多默、阿耳斐的兒子雅各伯,達陡和熱誠者西滿,並猶達斯依斯加略,他是負賣耶穌者。

釋義

耶穌召來自己所想要的人,福音強調這是耶穌的主動、自由的選擇,如同若望福音中所記載「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派你們去結果實,去結長存的果實」(若十五16)。

耶穌由門徒中特別選定「十二人」,象徵重新建立以色列十二支派,天主的新以色列子民 — 教會 ─ ,宗徒分享耶稣的能力與使命,成為教會的基礎,給天主子民帶來新的希望。

被選的宗徒有三個任務:(一)是與耶穌天天在一起,接受耶穌的教誨,來日作耶穌的言行與復活的見證人;(二)受派遣去宣講,傳揚天國福音;(三)驅逐魔鬼,繼續耶穌的工作。

新約聖經中「宗徒名單」一共出現四次(瑪十2-4;路六14-16;宗一13),每個名單中的名字略有出入,但都以伯多祿為首,以猶達斯依斯加略殿後,這情形大概反映了初期教會的傳統教導。

反省

回想自己的生命經驗,耶穌如何在生活中揀選了我?耶穌會給我另外取一個名字(外號)嗎?

身為基督徒,我知道自己的使命與責任嗎?

祈禱

 

文件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