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三週 星期三

雙數年 常年期 第三週
星期一   1月25日 聖保祿宗徒歸化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1月26日聖弟茂德及聖弟鐸主教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常年期 第三週 星期三                                         

上主許給達味家族的鴻恩

讀經一:撒下七4-17

那時候,上主的話傳於納堂說:「你去告訴我的僕人達味,上主這樣說:『你要建築一座殿宇給我居住嗎?我自從埃及領以色列子民上來那一天起,直到今日,從沒有居住過殿宇,只隨帳棚和會幕漂泊。我與以色列子民同行時,我何嘗向我立為牧養我民以色列的一個民長說過:你們為什麼不為我建造一座香柏木的殿宇?』

「現在,你要對我的僕人達味說:萬軍的上主這樣說:是我揀選你離開牧場,離開放羊的事,作我民以色列的領袖。你不論到那裏去,我總是偕同你,由你面前消滅你的一切仇敵;我要使你成名,像世上出名的大人物;我要把我民以色列安置在一個地方,栽培他們,在那裏久住,再也不受驚恐,再也不像先前受惡人的欺壓,有如自從我為我民以色列立了民長以來一樣;我要賜他們安寧,不受仇敵的騷擾。上主也告訴你:他要為你建立家室。當你的日子滿期與你祖先長眠時,我必在你以後興起一個後裔,即你所生的兒子;我必鞏固他的王權。是他要為我的名建立殿宇;我要鞏固他的王位直到永遠。我要作他的父親,他要作我的兒子;若是他犯了罪,我必用人用的鞭,世人用的棍,來懲戒他;但我決不由他收回我的恩情,就如在你以前由撒烏耳收回我的恩情一樣。你的家室和王權,在我面前永遠存在,你的王位也永遠堅定不移。」納堂便照這一切話,將整個啟示告訴了達味。  

釋義(彭龍英)

達味有意為天主建築一座殿宇,因此天主遣發納堂先知,將祂的心意傳於達味。

天主不願意接受達味為祂建造殿宇,反倒要賜給達味一個永遠的王朝。顯示天主完全接納達味,並與他建立恩許的盟約。這是一種單邊的盟約,天主保證自己向達味和他的後代子孫履行此誓約。

以人間歷史來看,主前586(587)年,耶路撒冷遭劫,使得達味王朝一度結束;但從救恩歷史觀之,將有「新的達味」出現,新的達味比先前的更加偉大。誠然,達味一統了以色列各支派,那位「新達味」 ――耶穌基督,要一統全人類,祂的王權永遠堅定。


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

福音:谷四1-20  線上廣播

耶穌又在海邊上開始施教,有大夥群眾聚集在他跟前,他祇得上了一隻船,在海上坐著,所有的群眾都在海邊地上。他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事,在施教時,他向他們說:「你們聽: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地裏,那裏沒有多少土壤,即刻發了芽,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太陽一出來,被晒焦了;又因為沒有根,就乾枯了;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把它窒息了,就沒有結實;有的落在好地裏,就長大成熟,結了果實,有的結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他又說:「有耳聽的,聽罷!」當耶穌獨自一人的時候,那些跟從他的人和十二門徒便問他這些比喻的意義。耶穌對他們說:「天主國的奧義衹賞給了你們,但對那些外人,一切都用比喻,使他們看是看,卻看不見;聽是聽,卻聽不明白,免得他們回頭,而得赦免。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個比喻,又怎能明白其他的一切比喻呢﹖那撒種的人撒的,是所講的「話」。那撒在路旁的「話」,是指人聽了後,撒殫立時來,把撒在他們心裏的「話」奪了去。同樣,那撒在石頭地裏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立刻欣然接受;但他們心裏沒有根,不能持久,及至為了這「話」發生艱難或迫害,立刻就跌倒了。還有那撒在荊棘中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後,世俗的焦慮,財富的迷惑,以及其他的貪慾進來,把「話」蒙住了,結不出果實。那撒在好地裏的,是指人聽了這「話」,就接受了,並結了果實,有的三十倍,有六十倍,有的一百倍。」

釋義

撒種比喻是馬爾谷敘述天國來臨的第一個比喻,由於種子落在四種不同的狀況中 ─ 路旁、石頭地、荊棘中、及好地裡 ─ 也相對應地產生極不同的結局:從死亡到結出一百倍果實。經過耶穌解釋,人們便明白比喻的意義:跟隨耶穌得到天國的關鍵在於,是否準備好自己,聆聽並且接受耶穌的「話」(聖言)。

耶穌引用依六9的經文,說明自己用比喻講論天國的原因是,「使外人看是看,卻看不見;聽是聽,卻聽不明白,免得他們回頭,而得赦免。」意思並非耶穌真的不願意外人明白天國的比喻,而是祂有能力看透人心,預見了外人其實不願聽懂,也不願回頭。總之,接受天國的人,天主的恩寵源源不斷;那不接受的,連原來有的,也會喪失(參閱:路十九26)。

反省

我聆聽聖言、閱讀讀經的態度如何?是認真專心?還是有口無心?

我是否努力開放自我,常去除心中的荊棘,好讓天主在我身上施展他的大能?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