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十週 星期一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6月13日 聖安多尼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厄里亞侍奉了以色列的主、天主
讀經一:列上十七1-6
1 【那時候】基肋阿得提市貝出身的提市貝人厄里亞對阿哈布說: 「我指著我所服侍的永生上主、以色列的天主起誓:這幾年如果沒有我的命令,天決不降露或落雨!」
2 有上主的話傳於厄里亞說:
3 「你離開這裡,轉向東方,隱居在約但河東的革黎特小河旁。
4 你要喝那小河裡的水,我已經吩咐烏鴉在那裡供給你食物。」
5 厄里亞就依照上主的話去做,去住在約但河東的革黎特小河旁。
6 烏鴉早晨給他送餅和肉來,晚上也給他送餅和肉來;渴了,就喝那小河裡的水。
釋義
以色列王阿哈布是敖默黎的兒子,敖默黎建築了撒瑪黎雅城。阿哈布王執政期間大約在871-852BC,是一位聰明能幹的統治者。但是他的妻子依則貝耳是漆冬王厄特巴耳的女兒,要求以色列人崇敬來自她家鄉的神明:巴耳。由於阿哈布王讓依則貝耳任意而為,因此和先知厄里亞發生嚴重的衝突。
「厄里亞」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我的天主是雅威」。雅威是以色列的天主,除祂之外沒有別的神。雅威使厄里亞先知心中充滿熱忱。阿哈布執政時期,不僅在宮廷之中,民間也到處都在雅威之外也崇拜巴耳 ─ 「大自然、多產和幸福」之神。以色列的宗教因此逐步走向萎縮消失之途,厄里亞則如同第二位梅瑟,堅決對抗這樣的發展。
今天的讀經敘述厄里亞先知對阿哈布王說出的恐嚇與警告:三年的乾旱應該成為警告這個國王的記號,使他明白,只有雅威才是真正能夠降雨、並賜給大地豐富出產的真神。唯獨雅威是能夠命令天下萬物的神;巴耳只是偶像,一無所能。
福音:瑪五1-12 線上播放
1 【那時候】耶穌一見群眾,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門徒上他跟前來,
2 他遂開口教訓他們說:
3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4 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5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6 飢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
7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8 心裡潔淨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看見天主。
9 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
10 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11 幾時人為了我而辱罵迫害你們,捏造一切壞話毀謗你們,你們是有福的。
12 你們歡喜踴躍罷!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報是豐厚的,因為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曾這樣迫害過他們。」
釋義
耶穌的作為就是言語和行動、教導與奇蹟。在「山中聖訓」中,他以「新梅瑟」的身份出現,宣講「更好的、更高的」義德。我們俗稱的「真福八端」(其實共有『九個』真福)重點並不是幸福的許諾,而更是進入天國的條件;這些話是許諾,同時更是要求。
學者們一致認為,路加版本的「真福言論」(路六2-23),篇幅比瑪竇版本簡短,更接近原始版本。瑪竇所擴大的版本,已經是按照瑪竇教會團體的需要所做的詮釋。在瑪竇的版本中,「貧窮」和「飢餓」所表達的已不再僅僅是經濟的、社會的群體,而是那些在天主前知道並承認自己一無所有、一無所能,而必須完全依賴天主的人。但是,這並不是說進入天國完全不需要任何積極作為,而是那些主動積極投身於正義與和平行動的人,才能進入天國。
尤其要注意的是,耶穌這些宣講的對象並不是祂特選的門徒們,而是整個「群眾」(1),也就是所有新以色列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