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十一週 星期五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約阿士被傅油
讀經一:列下十一1-4、9-18、20
1 阿哈齊雅的母親阿塔里雅見自己的兒子已死,便起來消滅王室所有的後裔。
2 但約蘭王的女兒,阿哈齊雅的姊妹約舍巴,將阿哈齊雅的兒子約阿士,從被殺的王太子中偷了出來,把他和他的奶媽安置在寢室內,藏了起來,沒有讓阿塔里雅看見:這樣纔沒有被殺。
3 約阿士和他的奶媽,在上主的殿內隱藏了六年,當時由阿塔里雅主持國政。
4 第七年,約雅達派人將眾百夫長,加黎人隊長和衛隊長召來,領進上主的殿與他們立約,在上主殿內起誓,然後引君王的兒子出來與他們相見,
9 百夫長就按照司祭約雅達所吩咐的一切去行,各自帶領在安息日值班,和在安息日下班的士兵,來見司祭約雅達。
10 司祭便將上主殿內屬達味王的刀槍和盾牌,交給了眾百夫長。
11 衛兵每人手持武器,自殿右至殿左,面對祭壇和聖殿,環立在君王四周;
12 然後引出太子來,給他加冕,將約書交給他,立他為王,給他傅油,在場民眾都鼓掌歡呼:「君王萬歲!」
13 阿塔里雅聽見民眾叫喊聲,就進上主的殿,到民眾前。
14 她一看,見君王照儀式站在高台上,官長和吹號角的,都站在君王兩旁,所有當地人民歡樂吹號;阿塔里雅就撕裂了自己的衣服,喊叫說:「反了,反了!」
15 約雅達司祭即吩咐帶領軍隊的眾百夫長說:「將她從行列中趕出去,凡跟隨她的,都用刀殺死。」原來司祭曾吩咐說:不可在上主的殿內殺她。
16 於是眾人捉住她;當她由馬門進入王宮時,就地將她殺了。
17 此後,約雅達使君王和人民與上主立約,作上主的人民;又使君王與人民立約。
18 然後,所有當地人民到巴耳廟去,將廟拆毀,將祭壇推翻,將神像完全打碎,在祭壇前斬了巴耳的司祭瑪堂。司祭約雅達又調派士兵把守上主的殿,
20 全國人民都歡樂喜慶,京城也很平靜。至於阿塔里雅,已在王宮用刀殺死。
釋義
在厄理叟先知的介入之下,耶胡成了北國(以色列國)的國王,他是一個殘暴的人,結束了在他之前的王室之後,殺害了所有恭敬巴耳的先知,以及阿哈齊雅王和他兄弟們(列下十)。在這個時候,阿哈齊雅王的母親阿塔里雅 ─ 她是阿哈布王和依則貝耳的女兒 ─ 在南國(猶大國)首都耶路撒冷「主持國政」。阿塔里雅殺害了猶大國王所有的兒子。
誰還能從這樣血腥殘暴的混亂情況中看見「神聖歷史」?關於這個問題,今天的讀經只提供了部份的答案。阿塔里雅其實並沒有成功地將所有的達味子孫全部 殺害,其中一位被保存了下來。他使達味的子孫沒有滅絕,而能夠坐上達味的王座。天主的許諾絕不落空。即使是從曲線中,天主也能夠拉出直線。猶太子民選擇忠 於達味王朝、忠於對雅威的信仰。
但是猶大王國和以色列王國的歷史仍然是在悲慘的情況中繼續發展。在這兩個王國災難性的滅亡的光照之下,聖經作者觀看、反省整個歷史:當國王為了自己而使用權利和財富時,他們將使自己和整個民族毀滅遭致毀滅。
反省
司祭約雅塔與約舍巴在政治困境中,仍忠心耿耿地保護約阿士王子成長帶給我什麼啟示?
當遇到困境,什麼意念可堅定地支持我?
福音:瑪六19-23 線上播放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們說:「你們不要在地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因為在地上有蟲蛀,有銹蝕,在地上也有賊挖洞偷竊;但該在天上為自己積蓄財寶,因為那裏沒有蟲蛀,沒有銹蝕,那裏也沒有賊挖洞偷竊。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必在那裏。
眼睛就是身體的燈。所以,你的眼睛若是康健,你的全身就都光明。但是,如果你的眼睛有了病,你的全身就都黑暗。那麼,你身上的光明如果成了黑暗,那該是多麼黑暗!」
釋義
由今日起,福音的一系列言論,路加福音也都有記載,但放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瑪竇的編排特色是將相同主題的經文蒐集在一起,整個第六章的中心主旨是:門徒應該完全地面向天主、侍奉祂。
本日福音首先邀請我們「藏富於天」,因為積蓄財富在地上是不可靠的。瑪竇的描述是十分貼近當時巴勒斯坦的生活,當時老百姓相當保守、缺乏安全感,通常都將財富埋藏在家中地洞裡;但卻難免遭「蟲蛀、銹蝕」,並可能被賊挖開偷竊。耶穌教導真正的安全感在於生活在天主的福音內,但必須將這些財富交在天主手中,「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必在那裏。」這樣纔能真正得到「藏富於天」的喜樂。
第二段經文的圖像是「眼睛就是身體的燈」,可分為三個層次。首先由生理來說,「眼睛若是康健」,當然人就可以有良好的視力;反之「眼睛有了病」,視力、身體也就出了問題。但經文明顯地超越這層次而指向精神層次,象徵人心的意向:康健指向心靈的單純,病症就是邪惡的意念,將影響整個人「全身」是否光明。最後若將本段經文連結上段經文的最末句「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必在那裏」,則進入比喻的更深層次,此時「眼睛-意向性」很清楚地是指人朝向天主。天主是光明,眼睛作用是讓這光明進入人內(如同燈照亮室內),眼睛的意向是否朝向天主,決定人的存在是光明或是黑暗。前後兩段經文在這個層次上表達一致的訊息,人應該完全地朝向天主。
反省
每個人多少都有一些錢財、能力和各種有形無形的「資產」。我的資產是哪些?面對不安定的社會,我是否也缺乏安全感,想將這些資產「藏起來」。
我的目光單純嗎?或是常常心亂如麻?我的目光朝向何方?是天上的父嗎?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