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期 第一週 星期四

雙數年 常年期 第一週(彌撒講道:請點選1請點選2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常年期 第一週 星期四

約櫃被擄,以色列大敗
讀經一:撒上四1-11

1  撒慕爾的話傳遍了全以色列。當時厄里已很老了,他的兩個兒子的品行在上主面前,比以前更壞了。那時,培肋舍特人集合起來攻打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便出來還擊他們,在厄本厄則爾旁紮了營,當時培肋舍特人已在阿費克紮了營。

2  培肋舍特人就擺列陣勢攻打以色列人,戰鬥十分激烈;以色列人為培肋舍特打敗,在平原陣地上被擊斃的約有四千人。
3  軍隊回營後,以色列的長老說:「為什麼上主今天讓我們被培肋舍特人打敗?我們應從史羅把上主的約櫃抬來,讓約櫃來到我們中間,拯救我們擺脫敵人的壓迫。」
4  於是軍隊就派人到史羅去,從那裡把坐於革魯賓上的萬軍之上主的約櫃抬來;厄里的兩個兒子曷弗尼和丕乃哈斯也跟天主的約櫃來了。
5  當上主的約櫃來到營內的時候,全以色列民就大聲歡呼,大地也震動了。
6  培肋舍特人一聽見這樣的歡呼聲,就說:「希伯來人在營中為什麼這樣大聲歡呼?」後來纔知道是上主的約櫃來到了他們的營中。
7  培肋舍特人大為震驚,遂說:「希伯來人的神來到了他們的營中!」繼而喊說:「我們有禍了!至今從未有過這樣的事!
8  我們有禍了!誰能從這大能的神手中救出我們呢?用各樣災禍在曠野中打擊了埃及人的,就是這個神啊!
9  培肋舍特人哪!你們應加強,要英勇,免得你們做希伯來人的奴才,像他們做過你們的奴才一樣。你們要英勇,奮鬥作戰!」
10  培肋舍特人就開始進攻,以色列人大敗,各自逃回了自己的營幕;的確是一場大屠殺,以色列人中陣亡的步兵有三萬;
11  天主的約櫃也被劫了去,厄里的兩兒子曷弗尼和丕乃哈斯也同時陣亡了。

New Icon釋義

培肋舍特人是以色列子民在客納罕地區最危險的敵人,在「阿費克」戰役(大約1050BC)之後,他們掌控了地中海到約旦和之間大部分的區域,直到達味做王的時候,才擊敗了他們。

約櫃」裡面保有刻著十誡的兩塊石版,十誡表達盟約的規範,因此,「約櫃」是最神聖的物品,象徵領導並保護以色列子民的天主的臨在,另一方面,同時也監督人民是否確實地遵守盟約的規範。因此約櫃和後來的聖殿一樣,只是象徵,而並非絕對的保證,並沒有魔術般的能力保護以色列。

天主不受任何力量或記號強迫;祂有時也會把自己的人民交給敵人。從民長時期開始直到耶路撒冷被毀滅,整個以色列歷史清楚地顯示出這個真理。


癩病離開了他,他就潔淨了

福音:谷一40-45

有一個癩病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求他說:「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耶穌動了憐憫的心,就伸手撫摸他,向他說:「我願意,你潔淨了罷!」癩病立時脫離了他,他就潔淨了。然後耶穌嚴厲警告他,立即催他走,並向他說:「當心!什麼也不可告訴人,但去叫司祭檢驗你,並為你的潔淨,奉獻梅瑟所規定的,給他們當作證據。」但那人一出去,便開始極力宣揚,把這事傳揚開了,以致耶穌不能再公然進城,只好留在外邊荒野的地方;但人們卻從各處到他跟前來。

釋義

依當時猶太人的看法,癩病人是不潔的,且象徵著為罪惡所籠罩的生命。按照梅瑟法律,癩病人必須離群索居,不得與一般人來往,更不能參與任何團體;倘若潔淨了,需有司祭所給的證明書,才能與人同居共處(關於癩病的法律,參閱:肋十三-十四)。因此,耶穌對被治癒的癩病人所吩咐的,是願意他能依法而能再度參與社會及宗教活動。

耶穌治好癩病人,也代表著耶穌握有天主的權能,可以驅逐罪惡及其勢力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使人從罪惡的奴役之下得到釋放,恢復其受造之初的所有恩寵。

耶穌不讓此痊癒的人宣揚,是不願激動群眾的情緒,避免人們對他的默西亞身份產生誤解。耶穌顯奇蹟,是為將天主的國展示在人面前,表達天主對其子民的慈愛關懷。若想要全面性瞭解耶穌這位天主子,不能僅僅停留在他所行的奇蹟,必須更全面地深入體會他的身分和使命。

反省

在我的生命中,有什麼需要天主徹底醫治的地方嗎?我是否曾在生活中體會到天主對我的醫治?

如果我是這位被治癒的癩病人,我會如何做?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