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八日慶 星期一
星期一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二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三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四
讀經一
福音
星期五
讀經一
福音
星期六
讀經一
福音
這位耶穌,天主已經使祂復活了
讀經一:宗二14、22-32
14 【五旬節那天】伯多祿同十一位宗徒站起來,高聲向他們說:「猶太人和所有居住在耶路撒冷的人!請你們留意,側耳靜聽我的話!
22 諸位以色列人!請聽這些話:納匝肋人耶穌是天主用德能、奇蹟和徵兆 ─ 即天主藉他在你們中所行的,一如你們所知道的 ─ 給你們證明了的人。
23 他照天主已定的計劃和預知,被交付了;你們藉著不法者的手,釘他在十字架上,殺死了他;
24 天主卻解除了他死亡的苦痛,使他復活了,因為他不能受死亡的控制,
25 因為達味指著他說:『我常將上主置於我眼前;我決不動搖,因他在我右邊。
26 因此,我心歡樂,我的舌愉快,連我的肉身也要安息於希望中,
27 因為你決不會將我的靈魂遺棄在陰府,也不會讓你的聖者見到腐朽。
28 你要將生命的道路指示給我,要在你面前用喜樂充滿我。』
29 諸位仁人弟兄!容我坦白對你們講論聖祖達味的事罷!他死了,也埋葬了,他的墳墓直到今天還在我們這裡。
30 他既是先知,也知道天主曾以誓詞對他起了誓,要從他的子嗣中立一位來坐他的御座。
31 他既預見了,就論及默西亞的復活說:『他沒有』
32 這位耶穌,天主使他復活了,我們都是他的見證人。
33 他被舉揚到天主的右邊,由父領受了所恩許的聖神;你們現今所見所聞的,就是他所傾注的聖神。」
釋義
宗二14-36記載了伯多祿在五旬節宣講的核心內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肯定耶穌的死亡與復活。復活不僅經由那些見過耶穌的見證人得到擔保;伯多祿同時也提供一個聖經的證據:他解釋詠十六8-11是指著耶穌說的。聖詠第十六篇本來是一個對天主充滿信賴的人,在感到生命遭受威脅時的祈禱。然而,這篇聖詠就如其他聖詠一樣,一直到經歷了基督事件之後,才使人看出其圓滿的意義:天主絕不會使信賴祂的人「被遺棄在陰府,他的肉身也沒有見到腐朽。」生命克服了死亡。現在我們也能這樣使用聖詠祈禱,表達我們希望復活和永遠與天主共融。
福音:瑪二八8-15 線上播放
那時候,婦女們趕快離開墳墓,又恐懼又異常喜樂,跑去報告他的門徒。忽然,耶穌迎上她們說:「願你們平安!」她們遂上前抱住耶穌的腳,朝拜了他。耶穌對她們說:「不要害怕!你們去,報告我的兄弟,叫他們往加里肋亞去,他們要在那裏看見我。」
當婦女離去的時候,有幾個看守的兵士來到城裏,把所發生的事,全告訴了司祭長。司祭長就同長老聚會商議之後,給了兵士許多錢,囑咐他們說:「你們就說:我們睡覺的時候,他的門徒夜間來了,把他偷去了。如果這事為總督聽見,有我們說好話,保管你們無事。」兵士拿了銀錢,就照他們所囑咐的做了。這消息就在猶太人間傳揚開了,一直到今天。
釋義
復活的耶穌顯現給婦女,並親切祝福她們平安,叫她們不必害怕,並立刻通知門徒往加里肋亞去。這是第三次耶穌以同樣的話告訴人,祂要在加里肋亞顯現(瑪二六32,瑪二八7、10),表示福音結尾處(16-20)的顯現敘述,是一個重點。再者,耶穌在此稱門徒為「兄弟」,這一點說明,縱然在耶穌受難時他們都離開祂,但耶穌仍然接納他們,甚至耶穌更加愛護、照顧他們。
士兵向司祭長報告了「這些事」,這對司祭長卻成為可怕的噩耗,但他們仍執迷不悟,不願承認耶穌的復活,結果以錢財賄賂兵士,為叫他們散佈謊言,而這事並沒有被隱瞞,流傳至今。
反省
復活的耶穌顯現與人時,第一句話總是「願你平安!」我是否領受了這份平安?
復活不待證明,也不能證明,而必須在生活中體驗。我對復活有什麼體驗呢?
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