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修生活
獨修生活簡介
撰寫這篇簡短文字的日期,我們不能確實指出。但它既在一二一八年間已經存在,可見是在一二二三年會規寫述完畢之前的作品,無疑。不論如何,這文獻告知我們在修會建立伊始,好幽靜的傾向已著實顯著了,而方濟本人也贊同。
為了瞭解當時情形起見,我們必須回憶到初期的弟兄們,不是在服事癩病人,便是在田野裡耕耘。這些事務解決了食住問題,並獲得機會,依方濟所囑,勸誡民眾。可是,間或人們感到有再度沉浸於靜觀功夫裡的需要,所以立會人便在這裡規定了定期「退隱」,且在獨修處實行之。這些獨修處稱為「樂棲」(Loci)亦即「地方」,以見別於別的修院-人們在那裡度著有規律生活的修院。
時至今日,若我們遊覽蘇巴修(Subasio)山腰的加爾色里(Carcer)洞,李葉底(Rieti)山谷間的克來焦(Greccio)以及戈爾多納(Cortona)附近的車來(Celle)洞,我們還能依稀看出當年的獨修處。
本文的內容和體裁都給了我們一個啟示,聖方濟即使沒有胡高齡樞機和史皮爾弟兄(Fr. Cesaire de Spire)的幫助也能有所作為。此外,這篇文字,相同於聖人其他文字,將他對徹底度福音生活的那份深湛的熱情,特別給我們披露了出來。
獨修生活
有意到獨修處度神修生活的人,可以有三人或至多四人。二人應充當母親,其他二人充當兒子。前二人扮演瑪爾大的角色,其他二人則取法瑪利瑪達肋納。
那度瑪利生活的人應守禁地規則,每人應有他獨居之處,二人不得居住並休息在一處。經常在日落西山時念夜禱,要嚴格恪守靜默;應誦日課經,並起床念誦讀經;在一切之上,他們應尋求天主神國和他的義德(路十二31)。在相宜的時間,誦晨續經和午前經;午前經完畢,可以說話,倘若願意,可因上主天主的愛,像一般卑小窮人似的去找他們的母親求助。以後在相當的時間誦午時經,午後經和晚禱。
不得讓任何人進入他們居住的禁地;並不得在那裡用飯。至於充任母親職務的弟兄要設法遠離他們;並遵循會長的命令,使他們的兒子,不與任何人交談。但有時充當兒子的也能按照他們彼此商定的,輪流擔任母親的職務。他們應專心致志,勤謹地遵守上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