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_希伯來書 簡介

課程內容檔案下載(請點選
課程錄音檔下載(課程一請點選)(課程二請點選

一、           產生背景

1.                 書信的權威

《希伯來人書》不屬於書信,但長期被認為是保祿的作品。

作品本身未提到作者的名字;重要意義:放棄把作品權威建立在宗徒身上的傳統作法,單純地地訴諸於本身內容之上。

2.                 作者與收件者、成書時間、地點

《希伯來人書》沒有信件的「開頭語」,也未提及「收件人」。只有作品結尾(十三18-25:問候語和祝福詞)具有一般書信的特徵。

標題 ─ 「致希伯來人書」 ─ 是後人所加,本身不具特殊意義或價值

《希伯來人書》的讀者是猶太人?
理由:作品內容呈顯,經師對舊約事件的演繹與解釋的過程

質疑:
作品顯示的猶太氣氛,可能僅由於作者生活在希臘化猶太教的思想世界
作者引用舊約的方式和亞歷山大城的猶太作品十分相似(例如:Philo,ca. 20BC - AD45)
其它部分,則和猶太宗教保持著距離;例如:猶太祭獻禮儀似乎已完全不合時宜;完全沒有談及猶太法律問題

推論:
作者可能是希臘化的猶太基督徒
很可能具有團體領導者的身份(十三24)

信中「大司祭基督論」和克萊門(Clemens)書信(AD96羅馬)十分相關,因此收件者應該是在羅馬,或者至少是在義大利。

而成書時間應該也是介於90至100年之間

 

 

二、           結構

作者顯示自己是傑出的修辭學家、敏銳辯論的系統思想家

作品應歸類為「神學學術論文」

主題:「在禮儀祭祀的概念中對於教會的基督信仰的重新詮釋」

書信是一個神學性的構思,結構嚴密內在連貫;由於身向讀者提出極高的靈性訴求,使人不易瞭解。

形式上的特徵:教導性(基督論)和勸誡性段落一再輪替出現

三、           內容

一1 ~ 六20

奠定全書的基礎:救主的道路

¨          「子」和眾子(一1 - 三6)

¨          遷徙的天主子民(三7 - 四13)

¨          耶穌作為大司祭(四14 - 五10)

¨          為了給那些進步者(成年人)提出下面的基督論教導而預作的準備(五11 - 六20)

七1 ~ 十18

發揮:子的大司祭職務與身份

¨          大司祭的崇高(七1-28)

¨          大司祭的職務(八1 - 十18)

十19 ~ 十三17

延續:信仰的道路

¨          關於堅持信仰(十19-39)

¨          證人眾多如雲(十一1-40)

¨          信仰的考驗(十二1-29)

¨          結束的勸誡(十三1-17)

十三18-25

信件的結尾

要求代禱、恩寵祝福、個人性的結語



四、           神學主題和重點

1.                 基督事件的解釋

《希伯來人書》的重大神學貢獻在於對基督事件的意義所提出的解釋

傳統的基督論
三層的格式:先存、下降、舉揚
而耶穌的死亡被瞭解成為「眾人」(谷十四24)贖罪和犧牲性命的救援

《希伯來人書》的理解:
把傳統的基督論和耶穌死亡的救援意義聯結在一起
耶穌是先存的天主子,
祂的死亡是祂正式登上天上的大司祭的職位
以此身份進到天上的聖殿,把自己做為「一次而永遠」的祭獻(十1-18)

猶太教每年在「和好日」(jom kippur)舉行贖罪禮儀(肋十六)
然而這個禮儀以及一切舊約中禮儀都不足以真正的贖罪(九12;五1-10)

《希伯來人書》嘗試以神學來証明:舊約的祭祀在耶穌的自我犧牲上得到最後的圓滿,因此耶穌事件同時超越並且廢除了舊約的祭祀。

《希伯來人書》和保祿十分相:
《希》証明:基督終結了一切舊約的祭獻
  保祿主張:基督終結一切法律。

以色列(舊約)的祭獻本身就是不完全的(七26;十4)
所以,天上的大司祭耶穌的工作是必要的。

2.                 歷史觀

《希伯來人書》獨特的貢獻是對歷史的瞭解:
舊約報導的以色列歷史事件被瞭解為基督事件的預像,
而且,基督事件不但遠遠超越那些預像,更是根本把他們全都取消了

一個例子:
以色列在曠野流徙是末世性天主子民在此世流徙的預像(三1-9);但
以色列並沒有達到流徙的最終目的,進入天主的安息(四1-10)
「安息於天主內」的最終目標已許諾給末世的天主子民(四11-13)

3.                 末世論

以色列傳統的時間觀念:直線型的
《希伯來人書》的時間觀顯示希臘化、垂直分別「上面」和「下面」的思想

「下面」:時間內的,會消逝的,效用有限的
「上面」:永遠的,圓滿的「一次而永遠」有效的

「耶穌」完成了自我祭獻而生活在「上面」
「信仰團體」仍在「下面」,藉著祂而努力奔向「上面」(三1-19)

4.                 基督徒的現況

基督徒是仍在旅途上行走的天主子民,面臨極大的危險,可能疲倦、困乏而跌倒(三12-19;五11-14)

「第二次的悔改是不可能的」(六4-8)?
《希伯來人書》並非完整的悔改神學理論,而更強調牧靈的關心:
基督徒不能自以為得救是「理所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