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天 耶十一~十六 彭龍英

第253天 耶十一~十六 彭龍英

每日讀經     Day 253

聖經章節:耶肋米亞十一~十六

 

釋義:參閱《淚眼先知耶利米》楊牧穀著,校園書房

《耶肋米亞先知》劉家正等編著,光啟

  • 十一~十二章:十一1-17節,敍述上主痛苦地責難選民的違約。十一18~十二6,描寫先知因傳上主的話,而遭受各界迫害,是耶肋米亞的哀歌,十二7-13則描寫上主哀痛唾棄祂的選民。14-17節指出了上主對鄰邦的心意,已有普世主義的色彩。

  • 十二1-6,何以惡人亨通,義人受苦?這在舊約屢見不鮮。解經家認為耶肋米亞是第一敢於質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思想之人。1-4是耶肋米亞的質問,5-6是上主的答覆;祂的回答為增強耶肋米亞的心志去面對前面更艱難的道路。6節也說明耶肋米亞孤立無援的苦況,他早知道他的同行要剷除他,但他想不到的是,更大的迫害是來自父族兄弟(泛指同胞),欲將他除之而後快;因此人生的荒謬是他不能明白和否定的,才質問上主(1)。

  • 十三章由一麻布腰帶的行動寓言(1-11)開始,其中包含一自傳體的故事,接著是上主解釋行動意義的神諭。12-14節,是以酒壼的通俗諺語帶出上主的審判。「每個壼都應盛滿酒」意指每件物品都應達到指定的用途,這裏似是一醉酒歡宴的場合,以色列民是酒壼,要被裝滿酒;而先知所要傳達的是,上主要使他們醺醉,剝奪他們的行動能力,並粉碎他們,一如他們圍繞取歡的酒壼。

  • 十四1~十五4,描述旱災及國家面臨的危機。首先以詩體描述旱災遍及全國,不論貧富,人人無水可取,人畜皆無倖免(2-6)。7-9應是先知代人民的祈求;但上主卻拒絕了(10),因為百姓長久對祂不忠。遂引發先知和上主之間的對話,耶肋米亞以假先知迷惑欺騙人民為由,為人民爭辯,但上主就是要教假先知所說不會發生的事發生:不論假先知或聽從其言的民眾,都必死於戰爭和饑荒(11-16)。17-18說明猶大將遭到摧毀如同處女受到打擊。19-22則是耶肋米亞的哀歌,再度祈求上主的垂憐,然而上主心意已定,情勢沒有轉圜的餘地(十五1-4)。

  • 哀歌中有一類稱作「中保哀歌」,其文體特色是:發言者用第一人稱單數「我」,但敍述的事卻為第一人稱複數「我們」。耶肋米亞的哀歌正是如此(如十19-25,十四19-22)。即使他是以第一人稱單數敍述自己的苦難,他也不忘記同胞的命運(十24中的「我」,應作「我們」),因此所謂的中保就是一手牽著神,一手牽著人來禱告的人。

  • 十五章5-9是上主對耶路撒冷的發言,描述耶京遭遇可怕的命運;10-18節,也是一首哀歌。先知因傳講上主的話而淪落四面楚歌的光景,他埋怨自己的存在,普世都與他為敵,因此他借用當時流行的一句諺語來陳明他的苦情:「我沒有向人借貸,人也沒向我借貸,人卻都辱罵我」。先知如此盡忠職守,上主卻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撒手不顧;他在二章13節曾說上主是「活水的泉源」,人不能離開祂;但對於先知,上主好似一條不常有水,變化無常的溪流」(18);因此19-21節便是上主給他的回應,要他把焦點從民眾的身上轉移到上主的身上

  • 十六章1-13節,先知聽命於上主的命令不結婚過一個獨身的生活,甚至於婚喪喜慶也不要前往參加,上主要用這種生活作為將臨於以民噩運的標記和預兆。舊約的先知們常用象徵性的行為來宣講,而他們本身的生活也常是一個象徵。如歐瑟亞不幸的婚姻(歐一~三)、依撒意亞的家庭(依七~八)、厄則克耳妻子之死(則二四15-27)和耶肋米亞的獨身等都是如此14-15預言以民將再回到自己的土地,在二三7-8會再出現這個主題。16-18為判決神諭,19-21則是上主的許諾萬民要歸向祂。

 

與主交談:

  • 古時的以色列民常受到假先知美麗的言辭而受騙,不願相信大禍臨頭。在我所處的環境中,有那些是看似打動人心卻充滿著陷阱教人不自知?我如何避免?

  • 在人最軟弱的時候,越發顯示天主恩寵的眷顧;若非先知耶肋米亞和上主間的親暱交往,他怎能在艱難時期,承擔起艱苦的任務?那麼我和天主的關係如何,可以用什麼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