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天 瑪一~四 蔣祖華

第43天 瑪一~四 蔣祖華

每日讀經     Day 43

 

聖經章節:瑪一~四

 

  • 釋義:參閱《對觀福音導論 穆宏志神父著》、
          《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dited by Raymond E. Brown, S. S.,
            Joseph A. Fitzmyer, S.J., Roland E. Murphy, O. Carm. 》

  • 綜觀:瑪竇福音從古代教父時期以來長期受到教會的重視。梵二前禮儀中的主日讀經也大多取自這部福音。瑪竇福音被稱為「教會的福音」,因為特別突顯出教會性和教理性,是這部福音最明顯的特徵。

瑪竇福音的文字與寫作技巧明顯地優於馬爾谷福音。兩者相比,馬爾谷就像是在鄉野,言詞簡單、生動活潑、平易近人;而瑪竇就像是城市裡的主教座堂,希臘文較好,亦最具閃族特色,氣氛卻是莊嚴肅穆的。

瑪竇福音的教理性條理分明:強烈的教誨動機特別顯示在其五個言論(五~七、十、十三、十八、二三~二五),這五個言論架起了整個瑪竇福音的結構。

關於瑪竇福音結構的研究尚無定論。我們與思高福音相同,在此採用的是古典的方式,以五個言論為基礎的結構。其中部分原因只是為了篇幅的緣故,這樣的結構比較容易使每日閱讀的份量相近。

  • 今日福音屬於整部福音的序言部分。可以區分為兩個段落:一到二章是童年史,三到四章是耶穌職務的準備。

  • 瑪竇的童年史(一~二)。瑪竇根據其特有的資料撰寫,主題是舊約的預言如何恰當而完全地在耶穌身上「應驗」了。為了達到這樣的寫作目的,瑪竇福音是引用舊約最多的福音,特別在童年史,共有五次。並常加上「就應驗了」。

  • 這樣應驗的主題表現在這句話「他的名字為厄瑪奴耳」,「意思是:天主與我們同在。」(一23)這與福音的最末「我與你們同在」(二八20)形成一個最大的「前後呼應」(inclusion),表達整個福音的寫作(編輯)主題。

  • 三到四章由四個小單元組成:若翰的出現及其職務(三1-12)、耶穌受洗(三13-17)、禁食與三退魔誘(四1-11)、在加里肋亞開始傳道(四12-22)。

  • 轉折:最末是一個「耶穌活動的摘要」(四23-25),這是瑪竇提供的一個轉折。這個轉折還有另外一個「前後呼應」(inclusion)的功用。由四23~九35是一個大「前後呼應」,形成整部福音結構最好的一個段落。

與主交談:

  • 耶穌基督的來臨是舊約應許的實現,回應了以色列民族信仰中的渴求。我也在心中期待耶穌基督的來臨嗎?

  • 瑪竇福音的主旨是天主與我們同在。我是否在信仰的種種實踐中(如倫理誡命、信仰要求等),體會到天主的同在?

  • 耶穌開始祂的傳教生活前,有一段準備的時間。我是否也可以學習他,在開始自己的工作或使徒服務前,先安靜下來,準備自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