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 聖五傷畢奧神父(Fr. Pio of Pietrelcina)

PADRE PIO DA PIETRELCINA

9月23日 五傷畢奧神父(Fr. Pio of Pietrelcina)

文章來源:《聖人傳記》思高聖經學會 出版

「我只以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來誇耀!」(迦六14)

皮耶垂西那的畢奧神父(Fr. Pio of Pietrelcina)如同保祿宗徒一樣,將基督的十字架當作他的力量、智慧與榮耀,放在他的生命及使徒工作的中心。基督的愛灼熱他,使之肖似基督,為了世界的救贖而犧牲自己。他慷慨而完美地追隨與效法十字架上的基督,使他可以說:「我已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了,我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迦二19-20)天主賞賜給他源源不絕的恩寵寶藏,他全都注入在福傳使命中,為所有向他湧來的群眾服務,帶領他們重生,而成為一大羣聖神的子女。

1887年5月25日,這位亞西西聖方濟的傑出追隨者(畢奧神父)誕生在班那凡多省(Benevento)的皮耶垂西那村(Pietrelcina)。父親是Grazio Forgione,母親名為Maria Giuseppa De Nunzio。他出生後第二天領洗,取名為方濟。十二歲時領受堅振聖事,並初領至聖聖體。

1903年1月6日,十六歲的方濟進入嘉布遣方濟會位於Morcone的初學院,1月22日穿上方濟會的會衣,取名為畢奧修士。初學結束後,宣發暫願,而於1907年1月22日宣發終身願。

1910年8月10日,畢奧修士在Benevento總教區主教堂晉鐸。之後,因為健康的原因,他一直住在家中,直到1916年。當年9月他被派去San Giovanni Rotondo的修道院,在那裡生活直到去世。

由於充滿了對天主的愛與對眾人的愛,畢奥神父終其一生圓滿地忠於聖召,辛勤地為使人得救而工作。這一切完全符合他的特殊使命,他的整個生命的特殊標記是:為信友提供神修指導,幫助懺悔者領受和好聖事,與舉行感恩禮儀。他使徒工作的頂峰在於舉行彌撒聖祭,所有參與的信友都見證了他高超圓滿的神修。

他也獻身社會慈善工作, 1956年5月5日成立「受苦者的安慰之家」(Casa Sollievo della Sofferenza)基金會,致力於解除許多家庭的病痛和苦難。

對畢奧神父而言,信仰就是生命。他所願意與執行的事,都在信仰的光照下完成。他總是勤勉不懈地祈禱,不論白天或黑夜,大部份的時間都用於與主交談。他總是說:「在書籍中我們尋找天主,在祈禱中我們發現祂。祈禱就是開啟天主的心的鑰匙。」信仰帶領他,使他能夠完全接受天主奧妙的旨意。

他總是沈浸於超凡的境界中,他不但是個充滿希望、完全信賴主的人,同時也以言語和榜樣將這些美德傳遞給所有來訪的人。

天主的愛充滿著他,滿足他所有的渴望。仁愛鼓舞著他每日生活:愛天主並幫助他人愛天主。他最大的關心是在基督的愛內成長,並引領衆人如此做。

他歡迎每一個到他跟前的人,藉此展示對鄰人圓滿的愛。五十多年來,無數的人前來向他求助、領受和好聖事、尋求輔導與安慰。他幾乎被群眾包圍,他們在教堂、祭衣房、以及修道院尋找他。而他奉獻自己給每一個人,振奮他們的信仰,散發天主的恩寵,帶給他們光明。然而,他更特別把自己交給貧窮、苦難、與病痛者,在他們身上看見基督的肖像。

他在天主的光照中操練明智、行動與輔導的美德,成為傑出的典範。他所關心的是主的榮耀及眾人靈魂的益處。他以正直、坦白、和極大的尊重對待每一個人。在他內顯示出剛毅的美德。他很年輕時就已明白,他的道路將是十字架的苦路,當下就以勇氣和無窮的愛接受了。多年來,他經歷了心靈的苦痛,並以令人讚嘆的平靜態度接受了聖傷帶來的痛楚。

當教會對他展開調查並限制他的聖職職務時,他以極度的謙遜及順服接受了一切。面對不公正的控訴及毁謗,他保持沈默,永遠相信天主、長上們、以及自己良心的判斷。

他習慣於遭受羞辱,為了獲得節制的美德,好能符合方濟會士的特質。他的態度與生命的道路上總是溫和有節制。

他加入奉獻生活時,便非常明白自己所做的承諾,一生以英勇慷慨的態度遵守自己所誓發的聖願。在一切事物上完全服從長上的命令,即使有時是相當惱人的事物。他的服從在意願上是超乎平常的,範圍是普遍的,執行是徹底的。在貧窮精神上,他的生活是完全無私的,放棄世上的物質、舒適、及個人榮耀。他以極大的愛遵守貞節的美德。在任何場合、面對所有的人他的擧止總是恰到好處。

他誠摯地自認為是無用的,不堪當接受天主的恩寵,充滿著軟弱及品德上的瑕疵,然而同時卻充滿著神聖的愛與祝福。處身於如此眾多環繞著他的讚美,他總是說:「我只想做一個祈禱的小弟兄。」

畢奧神父從年輕的時候健康情況就一直不佳,在其生命最後的幾年,健康更是快速衰退。1968年9月23日死亡姊妹將準備妥當而安詳的他帶走了,享年 81歲。無數的人聚集在一起參加他的葬禮。

1971年 2月20日,他死後三年左右,教宗保祿六世在對嘉布遣修會的神長演說中提到畢奧神父:「他享有如此盛名,全世界的人都圍繞著他!為什麼呢?也許因為他是哲學家?因為他是智者?因為他能提供資源?因為他謙遜地舉行彌撒聖祭,從早到晚不懈的聽告解?因為 ─ 真的不容易說清楚 ─ 他帶著吾主基督的傷痕。他是一個祈禱與受苦的人。」

在他還活著的時後,由於他的美德、祈禱的精神、為了眾人靈魂的得救,全然的犧牲與奉獻自己,就已經享有聖人的美名。在他死後的數年,在教會、世界各地、各民各族中,他神聖的美名與奇蹟快速地增加。

天主如此顯示給教會,祂願意在地上光榮祂的忠僕。嘉布遣會很快地便開始依據教會法典所規定的步驟,為畢奧神父申請列入真福品及封聖的程序。聖座在審查案件之後,於1982年11月29日根據 “Sanctitas Clarior” 所列的標準宣告案件「沒有阻礙」(nihil obstat)。 Manfredonia的總主教因此公告了列品申請,並展開正式調查程序(1983到1990)。1990年12月7日教廷宣聖聖部宣告了案件在法律上的有效性。當列品案件被成立後,遂展開慣常的討論,確認這位「天主忠僕」是否已達「英豪程度」(Heroic Degree)。1997年6月13日神學顧問們舉行了專案會議,也給予了正面的評斷。1997年10月21日的正式審核會議中,提出列品申請的主教Andrea Maria Erba of Velletri‑Segni與樞機以及主教們承認畢奧神父在神學、德行上均達到了英豪程度。1997年12月18日,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面前,正式宣告他實現了英豪般的美德。

1999年5月2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聖伯多祿廣場隆重地擧行彌撒,以宗徒的權威宣告,將這位「可敬的天主忠僕」畢奧神父列為真福,並明訂9月23日為特別尊敬他的日子。接著,在2002年2月28日,正式宣告冊封畢奧神父為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