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處 耶穌被剝去外衣

經文

耶穌被帶到一個名叫哥耳哥達的地方,即稱為「髑髏」的地方,他們就拿苦艾調和的酒給祂喝;祂只嘗了嘗,卻不願意喝。他們把祂釘在十字架上以後,就拈鬮分了祂的衣服,然後坐在那裡看守祂(瑪二七33-36) 

釋義

外衣,除了禦寒、遮蔽的功能外,某程度上也象徵人在社會上的身分與地位。如今,耶穌在公開的場合中被剝去了外衣,這也意謂著:從此祂在社會上什麼也不是 ,只是遭世人所遺棄的「東西」。

耶穌被剝去外衣使人想起原祖被逐出樂園時的那一幕:人因自身的赤裸而感到羞慚,因為天主的榮光已從人的身上褪去。為此,耶穌被剝去外衣提醒了我們:所有人都已失去了那象徵天主榮光的「第一件外衣」。聖史描述兵丁為耶穌的外衣而拈鬮,與聖詠二二19的經文相互輝映,為要說明耶穌的遭遇非出於偶然,而是依上主神聖的計畫逐一進行。

毫無疑問地,兵丁粗暴地剝去耶穌外衣的動作,必然會使祂前夜被鞭撻的傷口重行迸裂,這該是耶穌肉身上最大的痛楚了。而當我漠視他人的需要,並踐踏他人的尊嚴之時,我就是在加增耶穌的羞辱與痛楚。

雖然耶穌一步步地經驗了人從恩寵中失落的過程,但祂所踏出的每一步,都成了引導迷途羔羊走回父家的台階,讓我們也緊緊隨著祂的腳步而走上救恩之路。  

祈禱

主耶穌,祢讓兵丁剝去了外衣,是為經驗原祖的羞慚、體恤無助者和被遺棄者的痛苦與軟弱。祢如此做為使我們了解:當天主父在痛苦中支撐著祢時,也同時是支持著他們。求祢幫助我在面對人時,能無視於對方的身份、階層,而給予所有人真正的關懷與尊重,並以祢的仁慈對待那些處於不幸與被漠視的人們,好讓所有的人都能被祢的恩慈之光所擁抱。

阿門。

第十處 耶穌被剝去外衣


第九處<            >第十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