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之友避靜感言(彭治中)
八月的「聖地之行」是一次豐富生命之旅,原以為帶著信仰高峰靈命,應可解決一切世俗問題,但其實不然。當回到具體的現實生活,日常的俗務卻纏繞著思緒,多少影響了個人靈修。然而正當身心陷於低潮時刻,天主透過林神父安排了這次避靜,讓我有機會再做一番反省。
大部分赴聖地朝聖之成員,透過這次避靜又團聚在一起。對我個人言,這是第一次參加避靜(朝聖亦然),在豐富生命過程中是難能可貴的經驗。記得赴聖地朝聖前,曾有神父告知,可把朝聖當作一次避靜,果如是,這次避靜也可說是我的第二次朝聖。
啟程前往避靜地 - 泰山瑪利亞方濟各修女院「洗心靈修中心」時,首先就讓我反省到凡事都得預先準備好,本來預計搭公車前往,因為時間急迫,所以形色匆匆改搭計程車趕赴目的地。當人員到齊後,神父為大家介紹了環境,稍事休息,即是主題釋出:讓我們思考來此目的,及我們找尋的是什麼?並告知是次避靜以祈禱為主,因耶穌曾教祂的門徒「主禱文」,並囑咐要不斷的祈禱,但歷來並無一定遵循之方法,故此次介紹聖佳蘭(St. Clare)祈禱的四個步驟,讓我們在避靜祈禱時有所依循,所謂聖佳蘭的祈禱步驟依序為(1)「凝視」耶穌基督;(2)「沈思」天主之子如何愛我們並為我們受難;(3)「默觀」時將靈魂交付天主;(4)學習「效法」耶穌的一言一行。這次避靜的第二天剛好逢主日,參加彌撒時,神父道出若望福音是天主透過「聖言」(耶穌)講述天主自己;並引述該福音:謂天主是「光」、是「活水」、是「生命之糧(餅)」、「善牧」、「葡萄樹」等,使我們深一層體認天主是我們生活不可缺的「真生命」。
兩天避靜期間,我也領受了「和好」聖事,天主藉著神父寬恕了我的「罪」;但與「和好」聖事無關之「工作上失望或挫折」,神父則勸勉我需「超脫」,表示天主要的是愛,而非成功。
這次避靜以祈禱為主,但每人之「感受、領悟」均有所不同,個人則因初次參加、且未能擺脫俗務壓力,這與要帶著「平安心」來參避靜的要求不一致,故祈禱時常常分心。眼看就要告別修女院,在離去前十五分鐘,我獨自一人再次進入祈禱室,試著學習聖方濟祈求天主「把我提升到天上」,並懇求「天主垂憐」。在此同時,其他參與之兄姊都已搖鈴集合,但我並未聽見鈴聲,直到有姊妹來召喚,頓時我體會到當時已有「忘我或虛空」的情境,在這次避靜中得到一個美妙的經驗。
參加這次活動之兄姊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深信都是因天主的召喚,而接受耶穌善牧的帶領,並共飲同一活水泉源。為了不讓自己再次失落於即將面對現實生活壓力,決定將自己的未來生活視為朝聖,但願能在生命中不斷地與耶穌基督相遇,得到他所帶來的天主永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