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賀撒納(Hosanna)歡呼之聲

 

讀者也許會奇怪,在前章討論「聖、聖、聖」時,怎麼沒有提到「賀撒納(歡呼之聲)響徹雲霄」(Hosanna in excelsis)呢?這句話不是「聖、聖、聖」的結尾語嗎?其實,這句話不屬於「聖、聖、聖」;所以造成這種印象的原因,是由於音樂家處理這段歌的方式。按照原意和起源,「賀撒納(歡呼之聲)響徹雲霄」是大感恩經中教友們的第二次歡呼詞──「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裡的一句話。它形成一種重唱詞,在「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的前後各唱一次。【編按:聖祭禮中感恩經部份,主祭唸完「頌謝詞」,便與信友同唱「歡呼歌」:聖、聖、聖,上主萬有的天主,祢的光榮充滿天地(第一次的歡呼詞)。歡呼之聲響徹雲霄。奉上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歡呼之聲,響徹雲霄(第二次歡呼詞)。】

現在我們看看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在瑪竇福音中描述主基督光榮的進入耶路撒冷時,群眾向祂前呼後擁地大聲喊說:「賀三納於達味之子!奉主名而來的這一位是可讚美的。賀三納於至高之天!」(瑪二一8-9)。教會把這段經文應用到禮儀裡來,只是刪掉了一些,而「賀撒納」這個歡呼之聲則原封未動;並且前後次序也沒變更,完全如同當時群眾高興時的那種歡呼一樣。

可是群眾是從那裡找來的這句呢?原來是從聖詠第一一七首【編按:思高譯本是第一一八首─慶節遊行曲】來的,因為當時在聖殿裡遊行時就用這句話,所以對他們而言,是很熟悉的一句話。

猶太人每年都要慶祝七天的帳篷節,為了紀念先祖四十年流浪曠野,除了帳篷,他們沒有所謂的「家」。帳篷節期間,在聖殿遊行時,每天都要歌唱著聖詠一一七首。「賀撒納」是民眾在聖殿歌詠團每唱兩節聖詠後,就重唱一次的歌詞,而司祭們則唱「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藉此,猶太人表示他們對即將來臨的默西亞的渴望與信心。當吾主進入耶路撒冷時,群眾自動自發喊出這句話來,表示他們歡迎祂,祂就是已在他們中間的默西亞。

這正是當時觸怒了司祭的景況。有些在群眾當中的法利塞人向耶穌說:「師傅,你應叱責你的弟子。」(路十九39)可是耶穌並沒有這麼做;相反地,祂將這個遊行變成一個真正的聖殿遊行了──祂也一直走入了聖殿裡。在聖殿裡,祂把做生意的趕了出去,宣稱「天父的家,是祈禱的處所。」孩子們在聖殿裡大聲喊說:「賀三納、達味之子!」(參閱:瑪二一12-16)。孩子們做得好!他們當時一定也高興他們反司祭的小示威!

群眾使用這個歡呼來歡迎默西亞。大約在主後八世紀,教會便採用了。它正式加在「聖、聖、聖」後面,使它有了更豐富的意義。因為教會用「聖、聖、聖」來歌詠天主在天上和地上的光榮。依撒意亞先知當時所見天主在地上的光榮,是在石頭聖殿裡;而現在我們所見天主在地上的光榮,是在「石匠所拋棄的石頭──基督身上」,祂便是奉主名而來的默西亞。

若望福音裡說:「聖言成了人,居住在我們中間。並且我們看到了祂的光榮,那屬於天父獨生子的光榮,充滿恩寵與真理。」(若一14)所以,天主的光榮在基督身上,彰顯於地上。正像主祭神父在聖誕節頌謝詞中歌唱的:「祢榮耀的新光,藉著聖子降生的奧蹟,照亮了我們的心目。」(聖誕節頌謝詞)

「賀撒納」也是一個最好不要翻釋的希伯來字,因為沒有一個單字或一個句子,可以充份表達出它的意思來。在用為合唱的聖詠一一七首裡,由於上下文使它能懂,而成為呼救的聲音:「主,救我們吧!」──是那些渴望得救的人的呼聲。雖然我們事實上已經是被救的人,可是我們在彌撒中喊出的歡呼之聲──「賀撒納」,仍能有這個意思,因為我們藉著這個字表示:希望因著舉行彌撒而獲得救恩的效果。

在聖枝主日時,群眾向基督用這個字歡呼,並加上了新的意思,那就是「歡迎你,默西亞!」他們承認主耶穌是默西亞,他們的歡呼添上喝采的味道,添上高興他們等待的默西亞已經來臨的味道。這個意思,我們也可以在參與彌撒時,引為己用;因為當我們高呼「賀撒納」(歡呼之聲)時,我們知道有幾分鐘,藉著祝聖體血的行動,基督就要以聖事方式與我們同在了。每一台彌撒,祂都是「奉主名而來的」,並藉著聖事(方式)的臨在,使我們充滿喜樂。

教會認為「賀撒納」這個歡呼之聲,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即在聖枝主日遊行的重唱短句裡,教會給了我們這個解釋。第八個重唱短句,也就進入聖堂時那節重唱短句,是這樣說:「當我們的主進入聖城時,猶太人的孩子,拿著橄欖樹枝,宣告生命的復活,並高聲喊說:『賀撒納於至高之天』。」【編按:當遊行行列進入聖堂時,會唱以下答唱詠:救主來到了耶路撒冷,希伯來兒童,高舉著樹枝,預報生命的復活,高呼「賀撒納!」響徹雲霄。民眾聽說耶穌來到聖城,扶老攜幼,齊來歡迎,高呼「賀撒納!」響徹雲霄。】

福音裡沒有明說那些孩子曾「宣告生命的復活」(請參閱:瑪二一12-16)。他們原來也想不到他們的叫喊居然有這個涵義,那時耶穌還未受死復活。教會認為即使孩童毫不知情,但他們的行為就是在宣告生命的復活。教會知道她自己所歡呼的是復活的基督。我們所歡呼的,是已經完成了使命的默西亞。祂戰勝死亡,藉著祂的復活,恢復了我們的生命。

我們向祂歡呼,因為祂就要來。可是我們當記住:祂現在只是在感恩聖事內來臨,但祂還要在世界終結時來臨。那將是一個偉大的來臨!就如同吾主曾向使徒們說過的,所有的人類「都將看到人子乘著雲彩在威嚴與光榮中由天而來。」(參閱:瑪二四30)只有那時,祂光榮的來臨,並以祂的大能復活所有的人類,將整個人類排在祂的寶座前;只有那時,祂將接受祂救恩的人、和拒絕祂救恩的人分開,好使祂的工作完成。

所以,當我們朗誦或詠唱「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時,不該只想幾分鐘以後,在祝聖體血的行動中,祂要在聖事裡來臨。我們應該了解:這種聖事裡的來臨,實際是指向本身之外,是指向最後的光榮來臨──末世的來臨。就像聖保祿寫給格林多人的書信裡所說的:「當你們吃這餅,飲這爵時,你們就是宣告主的死亡,直到祂來臨。」(參閱:格前十一26)我們聚在一起舉行感恩禮(彌撒),表示我們尚等待基督光榮的來臨;因為「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一句,已經隱含了「主耶穌,來吧!(Maranatha)」的意思。

在希臘教會(東正教)裡,Maranatha這個觀念表達非常的顯明,它不說「奉主名而來的」,乃是「奉主名而來和要來的」(Who comes and is to come);彌撒中,我們「等待」基督最後的光榮來臨的觀念,在東方(東方禮儀)遠比西方(拉丁禮儀)表達來得更清晰。但如果我們西方的教友對於「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的意義完全了解的話,語言的缺失也就無傷大雅了。

 雖然「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並不像「聖、聖、聖」那樣早就被放到彌撒當中,可是加入這一段,確實有很充足的理由。在「聖、聖、聖」裡,我們參加天上歌詠讚美的行列;而《默示錄》告訴我們這樣的讚美有兩個方向:我又聽見一切受造物,即天上、地上、地下和海中的萬物都說:「願讚頌、尊威、光榮和權力,歸於坐在寶座上的『那位』和『羔羊』,至於無窮之世!」(默五13)

如果天上的受造物讚美「聖父」同時也讚美「基督」,我們也理當如此!聖父與基督是一個天主。在最後晚餐時斐理伯說:「主,讓我們看到父吧!」他得到的答覆是:「誰看到我,就是看到父……我在父內,父在我內」(若十四8-10)。唯有經過基督我們才能達到父那裡,祂是「天主光榮的反映,是天主本體的真像」(希一3)。所以,我們讚美天主我們的父時,也應該讚美基督我們的救主!

 教會認清了這一點,所以,不只在「聖、聖、聖」之後加上「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並且也用了別的類似讚美詩來擴充。比如:「光榮頌」起初只有我們現在的一半長,而且只有讚美天主聖父,這一點可由現存第二世紀最早的文獻中證明。可是到了第五世紀,我們發現加上了讚美基督的部分。「感恩詠」(Te Deum)也是一樣,最先也只有讚美聖父,以後才添上讚美基督的部分。

「聖、聖、聖」和「奉主名而來的」這一搭檔(歡呼歌),比其他部份更清楚的給我們指出,彌撒乃是「讚頌之祭」(Sacrificium laudis)──在彌撒正典禮(聖祭禮)中很快地便提出這句話。因為在這段經文裡,我們已完全忘我地讚美天主,不為我們自己要什麼;我們專心一致的想天主,驚嘆天主的聖善和偉大。因此,它成為「光榮頌」最美的回音。

我們上面已經提到過,「聖、聖、聖」和「奉主名而來的」是源於聖殿歌詞:一個是來自依撒意亞先知在聖殿中的神視;一個是來自聖殿遊行的默西亞聖詠。舊選民的聖殿已經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全世界無數的聖殿。在這些教堂裡面,天主的新選民聚在一起來崇拜天主和救主。所有的聖殿,尤其是在「聖、聖、聖」和「奉主名而來的當受讚美」的時刻,但願天主的子民「發出如海浪般的巨響上升到天上;這樣他們一心一意使他們上升的聲音表現出天主的子女,是團結為一體的兄弟姐妹。」(碧岳十二世:Mediator Dei)「賀撒納」歡呼之聲響徹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