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誦唸福音以前的對答短句

 

彌撒時不拘教友們是多麼無精打采,但是有一個時候,大家必須站起來要做點什麼―那就是站起來聽福音。一家人在起居室裡隨便的懶洋洋的躺在沙發上,但一有客人來,他們就會一齊站起來歡迎客人。一群士兵在不執行任務時,可以隨便坐下,但是當長官來跟他們講話時,他們會立刻站起來。這種情形乃是任何一夥對於長者或貴賓很自然的禮貌態度。

彌撒中要宣讀福音時,圍繞著祭台的天主的大家庭,教會內天主的士兵就要一齊站立起來,就這個意思 ― 他們站起來歡迎一個人,一個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以聖言的形式臨在他們中間的基督。

福音乃教會擁有最大的寶藏之一,含有福音文字的書籍,永遠是教會敬愛的對象。在沒有發明印刷以前,隱修士們終年抄寫聖經,而且書法精緻,寫在寶貴的羊皮紙上,書頁飾以美麗的繪畫,用金字、象牙、甚至寶石裝飾封面,而封面多由珍貴皮革製成。公開恭讀福音時,教會從很早就以最大的敬禮來舉行,因為書中所含既是基督聖言,則視若基督臨在。許多敬禮形態一直還保留在我們現在的彌撒中。

主,願光榮歸於祢

在大禮彌撒中,福音經本是以隆重的禮儀――遊行的方式送到要誦唱的位置;而且遊行時要由香爐和手持燭光的輔祭者為前導。這些禮節,乃是為光榮一位顯要人物而用的。在羅馬統治的時代,慣常把香爐和燭光置於皇帝或大官之前,正如現在在英國,一位市長去主持議會時,也仍有人在前面拿著儀仗一樣。當第四世紀,教友們獲得公民權時,他們便以這種榮耀來敬禮他們宗教集會中的主席;也就是主教(後來又有代表主教的神父),當他(們)來主持彌撒時,香爐和持燭光的人就是在他前面開道。大概最晚在第七世紀,人們也用這種對顯耀人物的敬禮方式,來敬禮福音經本,表示他們認為這彷彿是基督藉「語言」形式而來到自己的人民中間一樣。所以,當我們看到在大禮彌撒中捧著福音經本遊行時,等於提醒我們:敬禮福音經本,就是敬禮基督。

在普通彌撒中雖然沒有這種提示,但是另有一個更清楚的方式,來表達的相同敬禮,那就是在宣讀福音以前,我們要答一個短句。在「願主與你們同在」和它的相關對答詞(我們前面已經談過,見第三章)之後,神父或讀經人員告訴我們:「恭讀聖瑪竇福音」(或其他福音)時,我們要答:「主,願光榮歸於祢」。顯示我們只有一個「主」,就是基督,我們欣然歡迎基督的臨在。

我們在額頭上、口上和胸上畫三個十字,表示我們希望把基督的教訓記在我們的腦海裡,用我們的口給它作證,並且用我們的心珍藏著它。我們雖然用我們的形體之耳聆聽,可是我們要用藉著領洗聖事給我們開啟的靈魂之耳來懂聖言,而「只有基督有永生之言」,我們是在聆聽基督!

1953年在路嘉諾(Lugano)集會時,萊加羅(Lercaro)樞機主教說:「很希望在彌撒中,神父或輔祭以本國語言宣讀聖經」,他又呼籲:「但願有一天神父一宣讀聖經時,天主的子民可以立刻直接聽到天主的語言就是他們自己的語言。」現在這個日子已經來到。至少在有教友參加的普通彌撒中,讀經和福音不必再用拉丁文,而可用本國語言來誦讀。讀經一、二,如果有五品修士來擔任更理想,若沒有,一位普通教友也可以。如果連一位會讀的教友也找不到,才應該由神父自己來讀。授權給教友來讀,正表示彌撒並非神父的事,而是大家的事。越是有不同的人在彌撒中擔任不同任務,越能表現彌撒是眾人的事。

宣讀福音,則是神聖尊威的(因為福音中所含者乃基督聖言),所以必須由一位聖職人員來擔任。如果在彌撒中,除主祭神父外,若有六品修士或神父,則由他們來宣讀,不然只好由主祭神父來宣讀。

不拘是一位教友宣讀書信或聖職人員宣讀福音,都應該洗耳恭聽;所以最好把你手中的經本放下來聽,這樣比你自己唸給自己聽來得好太多,因為你這樣做就是與其他教友結合成一個「聽眾」;至少這樣你是參與了彌撒中為你安排的這項行動,也就是專心注意的聆聽。聖奧斯定說:「但願我們聆聽福音,就如親自站在我們面前一樣。」奧利振(Origen)所寫的這句話也是頗值得記住:「我們不要忽略福音中的任何一個字;正如你領聖體時,必須小心――不要使一小塊掉在地上,同樣,你該知道如果忽略了耶穌基督的任何一字一句,那也是不對的。」

在福音中是「主」親自向我們講話,祂以聖言滋養我們,如此使我們能更有效得到祂聖體的滋養。所以我們應該全心歡迎祂(藉「聖言」方式)到我們中間來,我們要熱誠而大聲地說:「主,願光榮歸於祢」。

阿肋路亞

有另一個表示歡迎的字,通常是在大禮彌撒中,當把福音經本送到唱福音的位置時用之。的確,除了在復活節期,教友不唱也不唸這個字,所以嚴格說來,這個字不是彌撒內常用的對答短句。但是教友常聽到它,幾乎在一年中,差不多每台彌撒中都會遇到它。我所說的這個字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阿肋路亞」,在福音前歡迎基督的一句話。

大概在任何語言中任何一個字,也難找到像這個字唱起來那麼愉快了。這個字是把純母音聯在一起,既無嘶嘶音,也沒有唇音或齒音。在教會初期,「阿肋路亞」是由獨唱者主唱,通常會把最後一個母音拉的很長,好像要用永無止息的音符,上上下下的變化來表示無窮的喜樂。第六世紀維克多(Victor of Tunnuna 北非洲)主教在文獻中敘述,在復活節前夕,一位讀經員在誦經台上正在引吭高唱快樂的「阿肋路亞」時,有一個弓箭手事先把弓箭偷偷攜進教堂,一下子射穿了那人的喉嚨。這個兇手是一個阿里伍斯派異教徒,因為仇視天主教信仰而逞兇行事。

此事件給了我們一個線索,得以知道「阿肋路亞」是如何進入彌撒中的──最先是進入了復活節彌撒中。「阿肋路亞」是一個希伯來字,從來沒有任何語言的禮儀企圖翻譯它。它主要是一個逾越節用的字,由此字逐漸進入到其他節日的禮儀中;它使我們常想到主基督的勝利。聖奧斯定說:「我們是復活節的人,阿肋路亞便是我們復活之歌」。

這個字是與逾越(Paschal)相聯。在主基督復活勝利以前,即逾越節晚餐已經詠唱「阿肋路」(Hallel)的聖詠詩(即詠113-116首),眾人一再的用這個字回答。這些聖詠全是讚美天主把祂的選民從埃及奴役中解救出來;因此,猶太人在逾越節會不斷詠唱著。眾人合唱部份就稱為「阿肋路亞」,此字是兩個希伯來字合成的:「阿肋路」(Hallel)意謂「讚美」;「亞」(Yah)是希伯來文「天主」(Yahwah)第一組音節,二字合起來就是Halleluyah(哈利路亞),我們慣常拼成Alleluia(阿肋路亞),即讚美天主。

很自然地,基督徒們把這些聖詠和眾人合唱部份移用到復活節來使用。復活節所慶祝基督的勝利,乃是天主所有的化工中最偉大最奇妙的──基督戰勝死亡,把人類從罪惡的奴役中解救了出來,乃是實現了猶太人逾越節所象徵的一切。

所以,「阿肋路亞」是表示凱旋式讚美的字,而且只能在復活節的奧蹟裡才能看到它完整的意義。這是為什麼在復活節前夕的福音前,主祭隆重的領唱,而由眾人重複唱「阿肋路亞」的原因。

按歷史學家蘇祖門(Sozomen)考證,這個勝利的呼聲「阿肋路亞」,一開始在羅馬,只有復活節時唱;過了一世紀左右,教宗額俄略一世遂將「阿肋路亞」應用於整個慶祝復活奧蹟的五十天期內。後來額俄略教宗更進一步允許,除了七旬期及嚴齋期外(梵二以後,便沒有七旬期,它是從復活節往前推算的七十天。),每主日都可用。

教友們非常喜歡這個字和伴著它的愉快音樂。在守齋期間不唱它,的確是種懺悔或補贖。中世紀時,在七旬節期前夕的晚課經裡,有特殊的祈禱文,來向這可愛可喜的字做禮節上的告別式。我不記得在什麼書上讀過,在某些主教座堂的唱經班裡,在那天晚上,把「阿肋路亞」畫在一個像現代的足球上,唱完聖母頌(Magnificat)以後,就把它踢出聖外去。現在呢?我們在七旬節期前夕的晚課經中,只是重複四次「阿肋路亞」,爾後,要一直等到復活節,才會再見這個字。

等到復活節一到,我們就特別隆重的,再次的唸出或唱出「阿肋路亞」。而且除了齋期外,在一整年之中,每個主日及大節日的彌撒裡都有「阿肋路亞」。每一個主日就是「小復活節」──是基督徒們慶祝吾主勝利的喜悅日子。每台彌撒就是感恩禮(Eucharist),感謝天主藉復活奧蹟為我們所行的奇事。所以,除了齋期,「阿肋路亞」在每次感恩禮彌撒中,皆甚適宜。

※※  ※※  ※※  ※※ ※※  ※※  ※※  ※※  ※※  ※※  ※ ※

不拘是在大禮彌撒或普通彌撒的福音前,你聽到歌詠團歌詠或神父誦讀「阿肋路亞」,你應該振作起來,使你的心配合它所表達慶祝勝利的精神。要記起:基督是如何打破了死亡的枷鎖,戰勝了罪惡,從撒殫的奴役中救出了我們,給我們打開了天上之門。要知道:復活了的救主即刻就要來臨,祂是藉著福音中──祂的聖言形式,來向你宣佈祂神聖訓誨的福音,預備你的心,參予祂的讚頌和感恩的聖祭;而此聖祭,便是祂即將以教會奧體之首的身分,向聖父所奉獻的聖祭。當誦讀福音的時刻來到,你要立即站起來,並以勝利符號──「十」──在你的額頭、口上、胸上畫十字,而且用響亮的聲音歡迎主基督說:「主,願光榮歸於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