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阿們

 

我們現在進入了彌撒中的第三個簡短答覆,也是第一個希伯來字,那就是集禱經的結尾詞──阿們,這個字雖然短小,可是它的內涵卻很深長。事實上,這個單字所包含的種種意思,是任何其他文字無法用一個單字來表達的。在最早的希臘文禮儀中曾譯為:Genoito(希望是如此),但很快便發現,這種譯法在某些情形下可以代表阿們,而在另一些情形下卻不適合。他們遂譯為:Alethinos(真的),但也因為不恰當終於放棄。所以最後他們還保留了希伯來文的「阿們」,乾脆不譯了。至於其他語言的禮儀,也原封不動的保留,沒有企圖翻譯,連伊斯蘭教也借用這個字。

我們知道,當時彌撒不只是用拉丁文舉行的,也用希臘文、敘利亞文、古埃及文(Coptic)、亞美尼亞文、衣索匹亞文、古斯拉夫文、喬治亞文、阿拉伯文、馬拉巴文(Malayalam)、羅馬尼亞文和匈牙利文。也許在這麼多的語言中,一定會有既豐富又發達的語彙可以代表這個字,但事實上並沒有;在各種語文的禮儀中,「阿們」一詞是不翻譯的,因為根本沒有辦法翻譯。除了「阿們」,再也找不到另一個字可以充分表示「阿們」所有的涵義。

這真是一個奧妙的字,它表示:徹底的強調、熱烈的信仰、絕對的贊同、信理的肯定。若是嘟嚷式耳語式的說出就毫無意義。按「阿們」這個字的本質來說,是需要堅定地、果決地說出來,大聲說出來,甚至大聲喊出來才對。當全體會眾說出「阿們」時,「阿們」應該是強而有力的合音,應該是異口同聲的歡呼,應該是大聲疾呼的宣言。Roguet神父說:「教堂的頂空,必須裡面有震耳欲聾的『阿們』聲,才能開始活躍起來。但可惜的是,在許多教堂裡,教友們既不唱出『阿們』來,也不喊出『阿們』來;他們只是嘟噥著,甚至根本就來個鴉雀無聲。看來這些教友真的不了解『阿們』是什麼意思!」

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研究一下「阿們」吧!專家們說,這個字的希伯來文語根是MN(ㄇ―ㄋ),在這語根的前面或中間加上母音可以形成許多單字。有關此一語根MN所形成的單字有:真實的、忠誠的、一定的、長久不變的、可靠的、永恆的、誠心的、可信的、固定的、盟約、契約、真實、有把握、本來面目、正統、贊成、承認、信服……還有好多與此相關的形容詞、副詞。

看到上述這些,也就不會奇怪為什麼希伯來人用這個語根和「阿們」來用於天主;因為天主確實是最忠誠的、最可靠的、永不變更的、值得信託的……等等。依撒意亞先知用「阿們」這個字代表天主的名字:「凡在地上受祝福的,是要受真實的阿們天主(God-Amen)所祝禱,凡在地上起誓的,要指著真實的阿們天主(God-Amen)而起誓。」(參閱:依六五16)因為天主是「真實」的標準和「真理」的標準。希伯來人渴望天主的真理,正如他們渴望天主的仁義和正義;他們期待預許的默西亞,就像期待天主的真理在他身上全然顯示出來的那一位。所以,對希伯來人來說,「阿們」的意義之一就是――渴望天主預許的完成:「但願它這樣!」他們把握(MN)天主對他們所確立的(MN)盟約(MN)是忠誠的(MN),因為天主是永久不變的(MN),是永恆的(MN)……,所以,阿們(MN)是:「但願這一切都完成!」當耶肋米亞先知受天主啟示,天主許諾要把在巴比倫流亡的以色列人救出來時,耶肋米亞回答:「盼望是這樣!惟上主這樣!」(意即回答「阿們」,參閱:耶二八5-6)。他對這將來臨的事有充分的「信心」(MN)。

對我們來說,「阿們」同樣的隱含了天主的恩許,只是此一隱含,有不同時態。天主的恩許「已經」在基督身上實現了。天主的真理「已經」啟示給我們了。因此聖保祿向格林多人說:「因為天主的一切恩許,在祂(基督)內都成了「是」,為此也藉著祂,我們才答應「阿們」,使光榮藉我們歸於天主。(格後一20)」

天主恩許的完成,顯示出天主的光榮來。這就是為什麼希伯來人在任何光榮天主聖名的祈禱經文之後,經常說「阿們」。「承認」(MN)和「贊成」(MN)光榮天主的聖名,當然也就是崇拜天主。所以「阿們」是一個崇拜用語。在舊約厄斯德拉下的經卷中,描寫到:當先知抽出書來,宣佈法律……眾人都注意的聽著……當他打開書時,眾人都站了起來;並且當他讚美主――最高的天主聖名時,眾人都舉起手回答說:「阿們、阿們」。可是他們一面答應,一面卻俯首至地,把臉貼地上來膜拜(參閱:厄下八1-6)。很明顯,他們這樣做答,一方面表示贊同(MN)天主的法律,一方面表示承認(MN)天主的光榮。

有許多聖詠就是以「阿們」來結尾的,例如聖詠七十二首:「願主光榮的名號永受讚美,願他的榮耀充滿整個大地!阿們!阿們!」(詠七二19)「阿們」在這裡表達:「我們渴望天主的真理即將來臨,我們渴望祂偉大即將披露――因而祂的聖名受到光榮。」

我們也在「光榮頌」(Doxology)結尾時說「阿們」。「阿們」在這裡的意思,並不只是「將來時」的問題;我們凱旋的宣稱:現在且在此時此刻,天主已在基督身上受到光榮,天主的恩許此時此地已經實現了。「現在」、「一切崇敬和光耀」,已歸於天主。我們在光榮頌裡加上至於「永世」或「無窮世」的字句,我們是參予(MN)並贊同(MN)天庭上(天使的)永恆讚美歌聲。在天庭上,按聖若望宗徒的說法,「阿們」是環繞天主寶座永無止息的呼聲:「所有站在寶座、長老和那個活物周圍的天使,在寶座前俯伏於地,朝拜天主說:『阿們。願讚頌、光榮、智慧、稱謝、尊威、權能和勇毅,全歸於我們的天主,至於無窮之世。阿們。』」(默七12)

    關於「阿們」這樣的用法,以後我們還要提到,現在我們要講的,不是光榮頌結尾的「阿們」,而是彌撒中第一次在集禱經結尾時說的「阿們」。所以,略有分別。集禱經是一種祈求,因此現在這個「阿們」(MN)表示同意並贊同神父在集禱經中所說的話。

    神父問候我們,確定我們跟他站在一起,一心一神;而後,請我們一齊祈禱說:「請眾同禱」。古時,神父在此要停一下,留給教友一些時間來祈求;後來,神父說完「請眾同禱」便一直唸下去。梵二大公會議後的禮儀,又恢復了古代的良好習慣。稍停之後,神父在集禱經內隆重的向天主要求某些特殊恩惠。大家答應「阿們」,加在這個集禱經後面,表示「也算我一份兒!我真的(MN)也要這些恩惠;我誠心的(MN)也這些惠恩;我同意(MN)神父所說的:神父確實(MN)是為我和我所有的弟兄姐妹求的,而不單單為自己求的。為表示這一切,我說『阿們』(MN)。」

    在英國,當一群人對某些事件有意見,而且打算採取行動,他們便會推出一個代表團向有關的部長請願。代表團的發言人率領代表團,且代為宣讀請願書;其他人就站在他後面,以言語或手勢表示他們完全同意他的說法,並且表示他確實是代表著他們而講話。普通請願書,是由數百或數千人簽字,每一個簽字都證明簽名人皆迫切的渴望他們所請求的事。

    這也正是集禱經以後答應「阿們」的意思(彌撒中其他兩個祈禱經,即獻禮經和領聖體後經,也有同樣的性質和地位)。「阿們」就是我們的簽字。聖奧斯定慣常給教友們如此講解「阿們」的意思。他談到在集禱經中向天主祈求恩惠時說:「難道我們是空口無憑的向祂求嗎?絕對不是的!你們是用『阿們』正式來簽署過的。弟兄姐妹們,你們的『阿們』就是簽字,就是贊成,就是同意」。

    簽字完全是屬於個人的,沒有人能夠用你的名字為你簽字(否則巷就是偽造文書)。舉凡要你負責某事的文件,如遺囑、宣誓書或請願書,你必須親自簽字。如果神父的集禱經,的確是屬於你向天主的請願書,你應該把它個人化,也就是你應該作聲音的簽署――你應該親口說或唱「阿們」。這必須是你個人的行為,你不能把它委託給輔祭的小孩來代替。所以,你必須親自說出「阿們」,而且口而誦、心而維。你應該響亮的說出來,像是你念慈在茲。

    可是如果你不說「阿們」,你有什麼權利希望天主也賞給你在集禱經中所求的恩惠呢?因為你沒有用任何方式表示你的同意。如果你毫無表示,只是靜靜的,好像是說:「神父向天主所要求的,我不感興趣。我想他要求的還不錯,我並不反對,由它去吧!這跟我沒有任何關係。」這種態度很難有資格接受天主的恩惠。

    相反的,假如你大聲強調地說出「阿們」,表示你個人決定性的把神父的請求看成你自己的請求,天主一定答應在集禱經中所要求的恩惠也有你的份兒。

    關於上述「阿們」的用法,在西班牙的托利多(Toledo)至今尚保留著。在主教座堂裡的一個小堂內,和附近其他少數教堂內,還保留著毛撒拉比禮儀(MOZARABIC)――當然別處已經不存在了。正如梵二大公會議之前的拉丁禮儀一樣,在毛撒拉比禮儀中,「天主經」是主祭神父獨自唱或唸的經文,很明顯的,神父是教友的代言人,因為在每句祈禱後,教友必以「阿們」。神父說:「我等願爾名見聖」,教友說:「阿們」。神父說:「今日與我,我日用糧」,教友說:「阿們」,意即:「我也要日用糧,要日用糧的就是我」。這樣的表達是非常有力的。這個「阿們」的意思,正是我們在集禱經、獻禮經及領聖體後經結尾時所說的「阿們」的意思――是表示肯定、同意、附合,是教友把神父所說出的祈求做為自己的祈求――是教友用聲音作的簽字。

但願今後神父在彌撒中說的集禱經、獻禮經、領聖體後經,確實真的經過你的簽署 ―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