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主的平安

 

在彌撒正典(大感恩經)的「大阿們」以後,以誦唸天主經(主禱文)作為彌撒中融合部份 ── 共享餅酒 ── 的前導。許多教父把「今日與我,我日用糧」這句話解釋為:「自天而降的生命之糧」,即在聖餐中我們要共享的生命之糧。把件事做好的條件之一,是隨著而來的那個使教友對答的短句所提醒我們的心境:當主祭神父為世界的外在和平──我們現世的和平祈禱以後,他又為我們要求現世不能給與我們的和平──即是「基督給祂信眾的內在和平」。神父說:「願主的平安常與你們同在」,全體教友則答以「也與你的心靈同在」。

接下來要介紹彌撒的這一部分,在歷史演變過程中,經文和動作已變得紊亂了,不知道該遵循什麼線索來解說清楚。有些話原是伴隨某些動作的,可是這些動作後來消失了;有些動作在現在是伴隨一些話的,可是二者之間並沒有密切的聯繫,而這些動作其實原是伴隨現在我所要說的,此部分的禮節比任何一部分都顯得模糊;我希望教會當局能夠改革一下,使這部分更明朗化。

此刻我們僅能就現狀來研究。教友們對於神父的致候詞「願主的平安常與你們同在」,應該怎樣回應呢?至少應答說「也與你的心靈同在」,同時(不管多麼短暫地)也要想想基督的平安和其意義。我認為昔日伴隨這個致候詞前後的動作,對教友來說也很重要,當然,我的評語不見得針對這幾句話。這些動作很有意思,也很有教育性。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些字句。古時候教友不只答覆「願主的平安也與你同在」,同時也以動作來表示基督的平安,即按照他們當時的風俗來親吻。伯多祿和保祿都勸教友們「要以聖吻彼此致候」。那時他們在彌撒這一部分中,天真而無窘態的彼此親吻。

後來親吻演變成禮儀式的擁抱,再之後,則只在大禮彌撒中舉行,且只限於聖職人員以及在聖所內的人員(如輔祭者)。更甚的是,把當時在說「願主的平安……」伴隨的這個動作,移到「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之後來做。但無論如何,「願主的平安常與你們同在」仍留給我們「平安之吻」的回憶,就連在普通彌撒裡,也是一樣,因為這句話仍舊來表示兄弟間的彼此致候。

耶路撒冷的聖西理祿(St. Cyril of Jerusalem)給新領洗的教友解釋這個親吻時,是引用福音裡主基督的囑咐:「當一個人到祭台前來奉獻時,想起有位弟兄跟他有怨尤,他須先去求和。」聖西理祿解釋:「你們不要想這是一個普通的親吻,好像你在街市上遇到了一位朋友的那種親吻;這絕對不是那類的親吻。這個親吻使人靈彼此合而為一,是所有紛爭已經和解的證據。因為這個親吻是和解的記號,是神聖之事」。

毫無疑問的,在所有的禮儀中,最原始的這項親吻該是在奉獻以前行的,其理由乃是追憶主基督山中聖訓的「和解」命令。直到今天,在東方禮儀中,這個親吻仍在「奉獻」前行之。可是到四世紀之後,在非洲的教會略有改變,按聖奧斯定在他的道理集中記載(Sermon 227):「在天主經以後,人說『願平安與你們同在』;教友們這時彼此給一個聖吻。這是一種平安的標記;你們用嘴唇所做證的,在你們的良心上也該如此」。

由其他的文獻,我們知道:在那時的非洲教會已採用了天主經作為領聖體的前引;所以,平安之吻,現在指聖祭之效的領受,而不再指為聖祭所帶來的奉獻。把親吻放在這裡,顯然也非常適宜,因為教友們是準備領受「合一的聖事」,彼此就不該有任何的紛爭了。在歷史過程中,羅馬採用了非洲教會的這種習慣;就這樣,親吻的禮儀伴隨領受合一聖事的「融合部份」,至今已經有了十六個世紀的歷史了。

十三世紀時,在英國有一個新的滿有趣味的發展,那就是要把「平安之吻」傳遞給所有在場的人,可是要藉著一種稱為「平安器」(拉丁文Instrnmentum Pacis, 英文:Pax-brede, 原稱為:Pax-board)。這是一個木板(也有用象牙或金屬做的),在上面刻著主的肖像或象徵祂的羔羊之類的圖樣。木板有一個把柄,神父拿到後,他先吻祭台,再吻這塊木板。輔祭的也同樣親吻這木板,而後就從祭台上下來,交給教友們,這樣一個傳一個的來親吻這個木板。

這種做法傳到了歐洲大陸,而且被採納到教宗碧岳五世於1570年所公佈的彌撒經書中,成為「應守的禮節」(Ritus servandus),直到今天仍未取消。關於這個禮節條文如下:「如果傳遞『平安』,則神父先親吻祭台中央,再親吻在書信一方,也就是祭台右邊,跪著的輔祭者給他的「平安器」。他即向輔祭者說:『願平安與你同在』(Paxtecum),輔祭者則說:『也與你的心靈同在』。但如果沒有人需藉「平安器」接受平安,則不必行之」。

值得注意的是這段規定是為普通彌撒用的,而且是粗體字印刷;為大禮彌撒規定的條文則另用斜體字印刷。因此在普通彌撒裡用「平安器」,好像並無法律性的約束,現在仍是如此。有時為一個小團體,給他們講解明白以後試用一下,他們是非常欣賞的。

「主的平安」這一禮節,應該提示我們回憶起主給我們的「相愛與彼此合一」的命令。即便你回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時,不伴隨動作(親吻),但是你的內心和意志可以有內在的動作。我們要記得剛剛不久以前,我們曾祈禱說:「求祢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你內心反省一下,一定要確實寬恕他人,這樣才配接受基督的平安。

你是否對某人心懷怨恨?你是否對某人態度僵持?如果真是如此,你要把「怨恨」和「僵持」抖掉,把它在愛的火中燒掉。因為那是與基督的愛不能相容的,而這個愛,是基督在聖體聖血裡,在合一的聖事裡來到你心裡時,祂希望在你心裡找到的。福音記載著有一次伯多祿問主:「人應該要寬恕多少次他的弟兄,直到七次嗎?」無疑地,在伯多祿看來,七次已經非常的寬宏大量了。可是主卻明說寬恕應該沒有限量:「我告訴你,不止七次,而是七十個七次。」(瑪十八22)

我們必須記住這些,免得我們領受的體血變得形式化。我們必須不斷的日進於德,尤其在那使人一看就辨認出我們是基督徒的德行上。主說:「如果你們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會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十三35)。

如果我們不變成慈愛、容易相處的、不易發怒、不吹毛求疪,則多年所領的聖體對我們毫無益處。之所以毫無益處,只因我們不與愛的聖事所供給我們的恩寵合作;我們沒有細心準備自己,沒有領受體血應有的正確心境。在說「願主的平安常與你們同在」時,我們慣於用彼此交換和平之吻――或彼此鞠躬――,確實幫助我們一而再的想到領受聖體聖事的真實意義。

如同我上面說過的,在今日彌撒中給與和平之吻的部分,乃是由當時在奉獻部分挪過來的,在奉獻部分時,是表示基督「山中聖訓」所講的奉獻前應「和解」的標記。但我們不妨考慮以下的可能性,這也是滿有意思的。就是說:在「奉獻」部分之前願與人和解的此一表達方式,可能在不同形式下,捲土重來,再度在彌撒中佔一席之地。

你一定注意到:先前在「祭台下經文」中的「聖詠第四十二首」現已取消。這是因為這首聖詠與「進堂式」的聖詠重複了。但是所留下的「台下經」、(如果在「進堂詠」之前誦讀)仍使彌撒彷彿是在真正的開始(即進堂詠)前,便已開始了,所以有理由取消整個「台下經」,不僅取消那首聖詠,實際上,現行彌撒中,是先讀「進堂詠」,而後才讀「台下經」。

如果要取消「台下經」,那麼「悔罪經」也應該取消,可是這樣在彌撒中就沒有悔罪禮了;因此人們又覺得應該要有點什麼來填補才行。

1953年在路嘉諾(Lugnao)的禮儀大會上,耶穌會士榮格曼(Jungmann)曾建議:「悔罪經」(簡化之後)應該保留,但是要移到「奉獻」之前,即「信友禱詞」之後。榮格曼認為,這個位置要比現在(在台下)的位置好的多。

現在的「悔罪經」的位置,使那些最需要唸「悔罪經」的人卻沒有唸到,由於他遲到,人家早已經唸過了。即便他們匆匆忙忙的在最後一刻趕到,也是慌慌張張地不能安下心來誠懇的懺悔。但如果把「悔罪經」移到「信友禱詞」之後,晚到的人(以及其他人)一定在那裡了;而且他們已經聽過聖經和道理,因此已有了基督徒理想的意識。而後,教友們在心理上已經更容易承認自己的過失;懺悔行為,也更會有意識的和誠懇的。由於在向「各位教友」承認他們的思、言、行為上的過失,他們也就會跟所有的弟兄姐妹尋求和解,就如基督所囑咐的,在祭台前獻禮之前應該這樣做。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意見,足證榮格曼神父對禮儀史的智識確實豐富,而且他也特別注意到牧靈的一面。我們知道「信友禱詞」現已恢復,但我們也希望禮儀委員會能夠考慮榮格曼神父的這另一個建議。

現在我請你注意,在「願主的平安常與你們同在」前後的其他動作(即便這些動作不應放在這裡,而是由別處搬來的,也沒關係)。如果神父不是面向教友做彌撒,則這些動作教友就看不到了,那真可惜。不管如何,神父在說「願主的平安常與你們同在」之後,便將祝聖過的麵餅分成三塊;又把最小的一塊放入聖爵中,這個動作稱為「擘餅」(Fraction)和「攙合」(Commongling)。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如果我談細節,那就太複雜了,因為現在所保留的是三次擘餅和兩次攙合的遺蹟。原本次次是各有其目的和意義的,但在歷史過程中,因歲月的累積,它們彼此重疊一起,而意義則有的混淆,有的遺失了。

這整個故事,因著榮格曼神父的研究,最近才算弄清楚。他認為現在所保留的這個「擘餅」,唯一的目的,是能有一小塊用來「攙合」(到酒裡),而且這樣做只是一種象徵。他說,五世紀的「西方敘利亞禮」非常強調「分別」祝聖聖體聖血的意義,這樣做是象徵主的死亡。但是在聖體聖事中領受的生活之糧是復活了的基督。他們想應該有個禮儀可以表現這一點,所以在彌撒中增添了一個將餅酒二形「攙合」在一起的禮儀,藉以表示基督聖血(象徵靈魂)和基督身體的結合,以象徵其復活。

正好那時期,有幾位教宗是出身敘利亞,一定是其中的一位,將他家鄉的禮儀導入了羅馬彌撒經書裡。雖然在中世紀的彌撒註解中,有時把這個「攙合」與現在已經失傳的另一個「攙合」弄混了,可是在上下文中一直不斷的暗示:「攙合」是象徵基督的復活。

而且,由於第九世紀的羅馬禮儀大註釋家阿瑪拉(Amalar)的影響,這個「攙合」在彌撒中的位置也改變了。從前習慣在領聖體以前行之。但是他說,基督的「祝你平安」,是在他復活以後說的,表示復活的「攙合」應該在說「祝你們平安」以前行之。有一個時期的確如此行。但是到後來,把「主的平安」與「劃十字」聯在一起,並解釋為一項祝福,這樣又把「攙合」移到「主的平安」之後,從那時起一直沿襲到現在。這樣一直的移來移去,使得整個禮儀顯得很混亂,但是它主要的象徵意義,一直都存在。

領聖體聖血時,我們是領受復活的基督,是現在坐在天主聖父右邊光榮的基督,是有一天要在大能與威嚴中降臨人間,在我們復活以後,把我們領入天國的基督。祂取了有死的人性,而使之成為不死的,祂也要我們同樣成為不死的,因為我們活在現世,乃是祂奧體的肢體。

祂雖然生活在「永恆」境界裡,可是以祂的全能,進入了「時間」——世界,好跟我們人,在祂神聖奧蹟中,建立人際關係。祂以生命之糧的形式,將自己交給我們領食,這不但是預備我們的靈魂,同時也是預備我們的肉身,以接受祂希望賜給我們的不死之生命。聖多瑪斯(St. Thomas Aquinas)曾寫道:「啊!這個聖宴!在此,基督成為我們的食糧!在此,我們紀念祂的聖死!在此,我們靈魂充滿了恩寵!在此,我們獲有將來光榮的證據!」光榮!我們靈魂肉身同享光榮!

因此當神父說「願主的平安常與你們同在」,而你回答「也與你的心靈同在」時,你要注意兩個動作:一是伴隨著和平之吻(或和平之禮,例如相互鞠躬),另一個是以後的「攙合」。前者可以增加你的「愛德」,後者可以增加你的「望德」,這是由於二者對感恩聖事所有的關係:而感恩聖事,正是「信德」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