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旬期第二主日

耶穌顯容 【福音:谷九2-10】

那時,
2六天後,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前變了容貌:
3他的衣服發光,那樣潔白,世上沒有一個漂布的能漂得那樣白。
4厄里亞和梅瑟也顯現給他們,正在同耶穌談論。
5伯多祿遂開口對耶穌說:「師傅,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們張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
6他原不知道該說什麼,因為他們都嚇呆了。
7當時,有一團雲彩遮蔽了他們,從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
8他們忽然向四周一看,任誰都不見了,只有耶穌同他們在一起。
9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非等人子從死者中復活後,不要將他們所見的告訴任何人。
10他們遵守了這話,卻彼此討論從死者中復活是什麼意思。

【經文分析】

 馬爾谷福音第八章27節到第十章52節,敘述耶穌由加里肋亞前往耶路撒冷的過程。一路上耶穌不斷地教導門徒,使他們明白到底「跟隨祂」的意義是什麼。因此,這一大段經文中,仍是以不同的事件來說明「基督論」這個主題,其中一個高峰事件,就是教會安排信仰團體在四旬期第二主日一起聆聽的「耶穌顯容」故事 (谷九2-10)。

第七天

 耶穌顯容事件發生在「六天後」,也就是在這段敘述的前面,報導的「斐理伯的凱撒勒雅」事件(八27-九1)以後的「第七天」。這個時間的提示含有一個更深的意義:以前梅瑟領受天主的法律和誡命時,曾在西乃山上停留了四十天。在「第七天」上主從雲彩中召叫了他(參閱:出二四16),因此,在舊約的傳統中第七天就是神顯現的日子。

 光榮的顯現

 馬爾谷將山上發生的事件描寫為「耶穌容貌改變」,三位門徒看見的外在變化是耶穌的「衣服發光」,變成無比潔白。因此耶穌改變容貌的意思,大概並不是預先顯示祂復活後的身體,而更是祂在末日光榮顯現時的光華形象(八38),亦即祂在天父內本來就具有的光榮(參閱:若十七5)。

 顯現的見證人

 整個事件出自耶穌的主動,祂帶領三位最親密的門徒(參閱:五37,十三3,十四33)一起「上了一座高山」。基督信仰傳統認為這座山就是「大博爾山」,在猶太傳統中,大博爾山一直被視為「聖山」。耶穌「僅僅」帶了三位門徒上山,目的大概和當年梅瑟只帶了若蘇厄一人上西乃山一樣,主要是使他們三人成為神性顯現的見證人。

 厄里亞和梅瑟

此時,厄里亞和梅瑟也顯現出來,他們二位之所以能顯現,乃是因為他們未曾死亡。根據列下二11,厄里亞並沒有死,而是被火馬車接升到天上;雖然聖經中記載梅瑟逝世(申三四1-7),然而根據猶太民間信仰,梅瑟並未死去,而是和厄里亞一樣被接升天。由於他們過去被提上天,使他們在這時候能夠顯現。

厄里亞代表舊約中關於末世來臨預言的實現(九11),梅瑟曾預言在他以後天主要興起一位像他一樣的先知。他們和耶穌的交談,就是為耶穌做了先知性的見證,說明耶穌的確是末世性的先知,帶來決定性救恩的默西亞。

門徒們不了解

 伯多祿建議搭建「帳棚」,使人憶起天主最初在人間居住的「會幕」,這也是後來猶太教帳棚節所慶祝的主題。但是伯多祿的建議完全不恰當,他只是希望給予目前所經歷的「轉化的世界」,加上一個制度框架而使之固定下來。

福音作者清楚指出伯多祿(和門徒們)根本不明瞭眼前所發生的事,這個「門徒的不了解」也是整部福音書的重要主題之一。而門徒們之所以害怕得嚇呆了,也是猶太傳統中,人們看見神顯現時的「正常」反應。

 耶穌是天主子

 天上出現的雲彩,顯示天主具體的臨在,在出二四16也可看到相同的主題。由雲彩中所發出的聲音是以門徒們為對象,告訴他們眼前的「這一位」到底是誰:「這是我的愛子」(一11),因此「你們應該聽從他」。

「天主子」的頭銜使這段經文之前所提到的「默西亞」稱號(八29)更為精確;這段話也反映詠二7的經文,藉此而使人更能看清耶穌和天主之間的關係。祂和天主之間的獨特關係,決定祂的一切生活與工作,也建立祂權威的基礎。

事實上,「天主子」這個頭銜不只在此(福音的中間部分)出現;在福音的一開始,耶穌受洗時,就有天上的聲音對祂說:「『你』是我的愛子」(谷一11);而在最後耶穌被釘死後,一位羅馬百夫長也承認:「『這人』真是天主子」(谷十五39)。由此可知,馬爾谷福音的主要目的就在見證「耶穌真是天主子」!

【結語】

顯現結束後,一切恢復原初的「平靜」,除了耶穌以外,門徒剛才所見的一切都消失了。他們的眼光只能集中在耶穌身上,只能聆聽祂的教導,耶穌是他們生命方向的唯一指引。

下山時,耶穌囑咐他們,「非等人子從死者中復活後」不要透露任何事情。意思是要直到耶穌被釘死並且復活以後,門徒才會明白,默西亞耶穌不只是大能的「天主子」,而且也是必須受許多苦、被殺害的「人子」(八31)。耶穌面對苦難時完全信賴的態度,更清楚地表現出天主子的身分。門徒(以及後世一切基督徒)必須如此認識、信從並宣講耶穌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