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常年期 第二十五週 星期四

太陽之下絕無鮮事

讀經一:訓一2-11

2  虛而又虛,訓道者說:虛而又虛,萬事皆虛。
3  人在太陽下辛勤勞作,為人究有何益?
4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大地仍然常在。
5  太陽升起,太陽落下,匆匆趕回原處,重新再升。
6  風吹向南,又轉向北,旋轉不息,循環周行。
7  江河流入大海,大海總不滿溢;江河仍向所往之處,川流不息。
8  萬事皆辛勞,無人能盡言:眼看,看不夠;耳聽,聽不飽。
9  往昔所有的,將來會再有;昔日所行的,將來會再行;太陽之下決無新事。
10  若有人指著某事說:「看,這是新事。」豈不知在我們以前早就有過。
11  只是對往者,沒有人去追憶;同樣,對來者,也不會為後輩所記念。

釋義

《訓道篇》這部作品產生於放逐後時期,屬於舊約智慧文學作品,但是其形式和內容都是相當獨特。作者並非撒羅滿王。「訓道」(Kohelet)一字,同時為作者名和書名,意義可能是「聚會中的領導者」,或者可翻譯為「宣講者」。作者以「虛而又虛,萬事皆虛」綜合了自己全部的哲學,這樣的用語在書中出現了64次。

訓一4-11是一首詩,這首詩基本上綜合了全書最根本的內容。天下萬物都有如來去的風,看似存在,卻又立刻消逝。但是只有人知道這個事實,這是人的偉大,也是人的悲哀。在一切事上,人只能享受有限度的喜樂(如同沒有一樣)。在任何情況中,人都不斷地經驗到他的認識、財富、和希望都是有限的。

文件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