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這些事以後,耶穌往加里肋亞海,即提庇黎雅海的對岸去了。
大批群眾,因為看見他在患病者身上所行的神蹟,都跟隨著他。
耶穌上了山,和他的門徒一起坐在那裡。
那時,猶太人的慶節,即逾越節,已臨近了。
耶穌舉目看見大批群眾來到他前,就對斐理伯說:「我們從那裡買餅給這些人吃呢?」
他說這話,是為試探斐理伯;他自己原知道要作什麼。
斐理伯回答說:「就是二百塊『德納』的餅,也不夠每人分得一小塊。」
有一個門徒,即西滿伯多祿的哥哥安德肋說:
「這裡有一個兒童,他有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但是為這麼多的人這算得什麼?」
10  耶穌說:「你們叫眾人坐下罷!」在那地方有許多青草,於是人們便坐下,男人約有五千。
11 耶穌就拿起餅,祝謝後,分給坐下的人;對於魚也照樣作了;讓眾人任意吃。
12  他們吃飽以後,耶穌向門徒說:「把剩下的碎塊收集起來,免得蹧蹋了。」
13  他們就把人吃後所剩下的五個大麥餅的碎塊,收集起來,裝滿了十二筐。
14  眾人見了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說:「這人確實是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
15  耶穌看出他們要來強迫他,立他為王,就獨自又退避到山裡去了。

釋義

《若望福音》第六章以獨特的方式處理了其他較早成書的福音中的傳統材料:增餅奇蹟、耶穌步行海面、民眾要求徵兆、以及伯多祿宣信。若望稱「增餅奇蹟」為「記號」(思高本翻譯為「神蹟」,但希臘原文字義就是「記號」),並在其後直接加上一段耶穌的啟示性言論,也就是通稱的「生命之糧言論」,這是對「記號」所提出的神學性解釋,清楚地影射了感恩聖事。其實,在故事的一開始作者就藉著提到逾越節而引人聯想到這個意義:逾越節首先引人想到出離埃及、以及在曠野中食用瑪納的故事,另一方面當然也使基督徒聯想到最後晚餐與苦難事件。但是,當時的群眾並不瞭解這記號的意義,增餅奇蹟讓他們想到的是他們所期待的「那要來到世界上的先知」,認為耶穌就是新梅瑟,要來拯救以色列、結束所有苦難的那一位。耶穌拒絕這樣的理解,因此「獨自」離開了。只有祂自己明白祂生命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