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中的瑪利亞

福音中的瑪利亞

 四部福音的中心人物都是耶穌,其他角色都是環繞著祂而被描述出來,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也一樣是在這個情況下出現在福音之中。由於四部福音的寫作年代與目的等因素都不相同,因此對瑪利亞也有不同的表達。這篇短文只根據福音成書的先後順序,提出最核心的部分加以介紹,目的在於使讀者認識各福音對瑪利亞的基本看法。

馬爾谷福音

瑪利亞在馬爾谷福音中的角色顯得並不重要,甚至是消極的。這部最早寫成的福音作者在寫作時,幾乎只關心如何幫助人認識並相信耶穌是天主子、默西亞(基督),以及如何成為跟隨耶穌的門徒。

谷三20-21、31-35敘述瑪利亞和其他耶穌的家人一起來「抓」耶穌,因為他們認為「他瘋了」!這麼極端的陳述顯示瑪利亞並不認識耶穌的真實身份,而耶穌也隆重地宣布來自「血親」的家庭關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經由「信仰」加入天主的家庭:「誰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耶穌)的兄弟、姊妹和母親。」(谷三35)

瑪竇福音

瑪竇福音引用了谷三20-21、31-35有關瑪利亞的敘述(瑪十二46-50),雖然由瑪竇的敘述仍看不出瑪利亞有什麼獨特的重要性,但至少已將馬爾谷福音中最消極的部分刪除了(谷三20-21)。

相較於馬爾谷福音,瑪竇的特殊處在於加上了「耶穌的童年故事」(瑪一~二),然而故事中除了敘述瑪利亞是由聖神受孕以及童貞生產耶穌之外,根本強調的角色是若瑟,由於這個「鞠養父」使耶穌成為猶大後裔,出自達味家族,顯示舊約的期待在耶穌身上得到圓滿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馬爾谷和瑪竇福音敘述耶穌苦難時,都提到一些婦女在「遠處觀望」,但在他們所列出的名單中卻沒有提到「耶穌的母親」(谷十五40;瑪二七56),至少沒有直接指出「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也在場。除非經文中所謂的「次雅各伯和若瑟的母親瑪利亞」(谷十五40)和谷六3所提的是相同的瑪利亞,在那裡人們質疑耶穌的身份說:「他不是瑪利亞的兒子,雅各柏、若瑟、猷達、西滿的兄弟嗎?」

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中瑪利亞的角色就變的非常積極正面。路加也引用了谷三20-21、31-35有關瑪利亞的敘述(路八19-21),他不但將馬爾谷的敘述中所有消極因素全部刪除(谷三20-21、33),更透過特殊的編輯手法更動經文順序,刻意地把這段經文安置於「撒種比喻」之後(剛好和馬爾谷中的敘述順序相反),如此一來,瑪利亞便成為比喻的最佳例證,她就是接納天主聖言並結出百倍果實的「好土地」(路八4-21;參閱:路十一27-28)。

路加和瑪竇一樣也講述了「耶穌童年故事」(路一~二),但他的重點就不再是若瑟,而清楚地是瑪利亞。幾乎每一位基督徒對「聖母領報」、「聖母訪親」、「聖母謝主曲」等段落都耳熟能詳,然而若瑟卻是一個完全「沒有聲音」的人,所有的發言都是瑪利亞說的。雖然天使佳播或耶穌的言語令她不解,但她並未懷疑或責備,卻表達出「順從主旨」的心意,與將一切「默存於心反覆思索」的態度(路二51)。

此外,路加所撰寫的宗徒大事錄對瑪利亞的角色也作了積極的表達,她在耶穌升天後,帶領門徒們聚集祈禱、等候並領受聖神。這個圖像呈顯出教會成立時瑪利亞就已經成為信仰團體的母親。

若望福音

若望福音毫無疑問是一部讓耶穌啟示自己身份和天父的作品,但是卻對瑪利亞做出極為積極的描述。福音中瑪利亞僅僅出現兩次,一次是在「加納婚宴」,另一次在耶穌受難死亡,意思是在耶穌公開生活的開始和結束。這個情況當不是出於偶然,由於福音不能寫下一切有關耶穌的故事(參閱:若二十30;二一25),因此我們可以將有關瑪利亞的敘述解讀為:她一生跟隨耶穌,從未離開過祂;雖然耶穌的話顯得難聽,似乎使人無法明瞭,但她仍然對耶穌充滿信心,而告訴人們:「祂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若二5)因此瑪利亞成為第一位基督徒,是所有基督徒的典型。

耶穌在這兩個特殊場合中都稱呼瑪利亞為「女人」,這是一個具有深刻神學意義的稱呼方式,因為它影射「原始福音」中的那位女人(創三14-15),顯示天主透過耶穌的工程重新創造世界。根據聖經的敘述,在創造之初罪惡由於女人而進入世界,如今在重新創造之時,罪惡卻由於女人的服從而被徹底摧毀。

 

附註

最後我們特別要補充提醒兩個重點。首先,由於聖經並非天主教會「唯一」的權威。本文只是簡要的根據福音加以解說,並未加入教會其它作品或神聖傳統的材料,也許和信友們一般對瑪利亞的認識有些出入,應該是可以瞭解的。

其次,若望福音中耶穌稱瑪利亞為「女人」,具有高度的神學目的,我們絕對不可在翻譯時自以為是地任意更改文字(例如:母親、婦人、夫人 …),而應該對可能產生的疑慮提供恰當的解釋。